对潜水的兴致
“近海与大洋科学年”将目光引向一位与众不同的研究人员:Antje Boetius通过船只探索新的世界。

如果合计一下她已经成行的考察与外出,那么Antje Boetius(安缇儿·波艾蒂雅斯)一定是常年乘船在外。她经常乘坐“极地之星”(Polarstern)号科考破冰船穿越北极地区的浮冰,并且还在地中海发现了泥火山。她到过黑海,还远行至太平洋深处。好几十次,她曾乘坐潜艇下沉到海洋深处的漆黑地带。在聚光灯下,她看到了浅色的深海鱼类,各式各样的海参,稀奇古怪的巨型蠕虫以及如金丝编织物般的海蛇尾。Antje Boetius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她的研究主题是海底及海底生物对海洋生物及整个地球的作用。她首要关注的是深海微生物:这些深海微生物虽然极其微小,却能通过物质交换甚至影响地球的气候。
Antje Boetius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发现研究”,她希望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生物在未知区域的分布。她并不是一位象牙塔里的研究人员,她领导着不来梅马普海洋微生物学研究所以及不来梅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深海生态与科技联合研究小组。同时,她还是不来梅大学地质微生物学教授及不来梅海洋环境科学中心(Marum)“地球系统中的海洋”精英集群的副组长。
很早之前,她就清楚自己想成为海洋研究人员。她的家庭经常在海边度假,12岁那年,她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些简易的自然研究装备:一件气象观测仪,一副双眼望远镜,一台立体显微镜和一台小型离心机。她希望在船舶云集、海洋触手可及的汉堡念大学,希望能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去感受海洋。
在业内,Antje Boetius早已因其多项发表成果而闻名遐迩。21世纪之初,她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首篇巨作。当时,海洋中的甲烷储藏正是一个大型研究题目。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是一种由海水和甲烷在海洋深处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固态的、类冰化合物。这种物质非常有趣,因为它可以被开发为一种新的能源。此外,人们也担心这一水合物可能会由于全球变暖被释放出来,以及作为潜在温室气体的甲烷会从深海进入大气。对于Antje Boetius来说,甲烷水合物曾十分扣人心弦,因为那里挤满了各种稀奇的蠕虫、贝壳和大量微生物。这些动物何以为生,这在当时还令人困惑不解,因为没有哪种生物表明它直接利用了甲烷。
Antje Boetius富有好奇心。“我大约每五年就会变换我的研究重点”,她说道。并且,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当时令她很受益。在这之前,她恰巧开始着手研究细菌的新技术。与一位女同事一道,她进一步研究了来自甲烷水合物的细菌 -- 并得出了一个结论:两种不同的共生微生物群将甲烷转化为富能的化合物,从而为动物间接提供食物,这是甲烷水合物附近存在生命的基础。在业内,这是一个轰动性的消息。
Antje Boetius爱追问并十分投入。“对新的任务我总是饶有兴致”,她说道,“我们必须给意外一次机会去发现意外”。在读大学期间,她就是如此。高中毕业后,她就前往汉堡,向知名的深海研究专家Hjalmar Thiel(赫雅尔马尔·蒂尔)咨询如何成为海洋研究人员。Thiel先是刹住了她的期望,然后建议她完成学业的中期考试之后再来叩门。她照做了,听了所有海洋生物学的课程,并参与了首次科考之旅。有一次Thiel问她,是否有兴趣去美国一年,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有一个职位空缺。Antje Boetius不假思索就打点行装启程去了美国。当时在工作之余,她完成了大量的实习和课程,以至于她在斯克里普斯所度过的时光后来全被汉堡大学认可为高年级的学分。
今天,她也要求她的60多位同事、助手要有主动性。当前,她作为外出考察负责人协调了很多次出航考察。从她的榜样Hjalmar Thiel及其同事那里她了解到,在船上必须努力工作,这样每次外出任务和取样工作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当然,庆祝和跳舞这些休息时间也是有的” -- 为此,除了橡胶套鞋之外,她总还在船上备了高跟鞋。每当听她讲述时,感受到的都是她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并且她也十分乐于传递这份热忱。她回答所有的提问都一视同仁,不管是面对电视、广播、播客,还是报刊。此外,她特别喜欢与孩子们相处,比如那些问她如何才能成为海洋研究人员和人们可以借此赚多少钱的孩子。所有孩子的来信,她都收集在一个文件夹中。她喜欢这些对话,因为这会让她想起自己成为科学家之初的时光,并且“对这个世界所有事物的基本好奇是那么至关重要”。
自2015年以来,她便开始在一个更大的舞台负责科学传播 -- 她的职位是“科学对话”(Wissenschaft im Dialog)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这是德国研究机构的一项倡议活动,它们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科学,特别是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与科学对话倡议活动联合举办的“2016/2017科学年 -- 近海与大洋”。“大洋占据了地球最大的面积,并且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十分重要,但对此我们宣传得还很少”,Antje Boetius如是表示。她坚信:“我们必须努力在所有层面去解释我们的研究。”在科学对话指导委员会的这一份工作首先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她可以与德国所有研究机构的科学传播者共聚一堂,商量如何更好地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情。对此,她自身是取得进展的最好例子。在网上人们可以找到相当多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她生动地解释她的工作和深海研究。就此而言,要做好科学传播并不难:走出去,讲述你的研究经历,就如Antje Boetius所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