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出版人、网络人,以及其他更多的角色

修海涛来到德国已经近30年,出版《华商报》也已近20年。如今他也不时地回一下中国。

05.10.2016

修海涛的日程表满满当当。他刚刚送走了一个来自青岛的中国代表团,与德国中餐协会的会面就已经在等着了。在法兰克福的编辑部里,下一期《华商报》正等待定稿,而晚间还有邀请了300位中国来宾的婚庆活动。

毫无疑问,修海涛是一位网络人。“20万中国人生活在德国,我也许认识其中的大部分”,59岁的他笑着说道。修海涛是《华商报》的出版人和主编,曾从事学术研究十年,而后又从事政治和经济事务。他的前半生在中国度过,后半生则在德国。

修海涛熟悉这两个国家,两种语言都很流利。“我母亲现还居住在我的家乡青岛,我两个女儿则是在德国出生的”,他说。这样,他就注定成为了两个文化之间的中间人。

他搭建中德之桥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话语来实现:修海涛一共出版了七本书。其中的一本叫做《Nihao Europa》(《你好,欧洲》),其中的章节诸如“中国厨艺和莱茵河葡萄酒”。“德国从不同角度看中国文化、历史与影响的协会有约200个”,这位出版人说,“但它们之间却几乎没有交流”。他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在这本双语印刷的概览书籍中,生活在德国的华人和感兴趣的德国人都可以看到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机构。

早在近20年前,修海涛就已经在两国之间建立了相当牢固的联系:1997年他创办了《华商报》,这是一份政治中立的双周报。如今这份以广告为收入来源的报纸已在德语区华人和中国商人中间占有一席之地:它发行量2万份,在机场和火车站出售,并在中国社区免费发放。

但修海涛的目标人群并不仅限于目前已有的社区。每年约有一百万中国游客来到德国,而位于欧洲心脏的这个国家对于商业人士也富有吸引力。“经济利益巨大”,修海涛知道,“许多人想要知道如何在这里开公司或买楼”。

但这位出版人观察到,并非每个商人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德国企业在与中国做生意之前会搜集信息,但许多中国人却缺乏在德国开展业务的知识。“没有做好准备,生意就有可能泡汤”,修海涛说。根据他的经验,只有一半的生意谈得顺利,因为跨文化误解挡道的事情太多了。

他本人与德国的联系,要追溯到1984年。前联邦总理、时任德国社民党主席的Willy Brandt(维利·勃兰特)当时飞往中国开启与中国共产党的对话。在以政治与经济改革为目标的谈话中,人们想到要让一些来自北京的大学青年讲师到德国去深造。修海涛就是其中之一。

在亲社民党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的帮助下,他踏上了旅程,先在歌德学院学习德语课程,而后在曼海姆、弗赖堡和明斯特的大学求学。他笑着讲述自己最初的计划,本来是想“四五年后回国”的。

而修海涛的家乡,也让他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建立了与德国的关系:青岛从1897年到1914年是德国的殖民地,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到今天还能感受到。修海涛每年回老家一两次。但在那里的日程安排也是一个连着一个:今年有毕业35年的大学同学会,可以见到许多曾与他一起在德国的同学。他们将共同推动使青岛老城焕发新生的计划 -- 在修海涛的努力下,又有可能从德国拿到一点援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