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大都市的新发明

在全世界范围,人们都在向大城市涌入。德国借助智慧解决方案为深刻变革做准备。

30.09.2016

21世纪被视为城市的世纪。在这之前从未有这么多人生活在城市中心,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延续。但是,当今形式的城市是巨大的资源吞噬者,毫无生态可持续性可言。专家们所预计的发展维度令人印象深刻。目前地球上70多亿人中,将有20亿至30亿人在未来数十年里涌入大都市,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开始了。全球变化咨询委员会(WBGU)在为联邦政府撰写的最新专家报告中所描绘的全球性趋势,也同样适用于德国。在弗伦斯堡和加米施之间也开始了从乡村到城市的持续流动。如今,8150万名居民中有约75%的人生活在人口密集和中强度的居住区。在德国,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76个。特别是诸如柏林、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等城市的人口从新世纪最初5年以来有了显著而持续的增长。“德国人迁入城市中,因为那里路途更短,机遇更大,以及供应更丰富多样。非常重要的是,城市里更容易实现家庭与职业的统一”,《法兰克福汇报》如此描写这个趋势。总体上,德国被视为一个以城市生活为特征的典范国家。专家们认为城市的复兴是增长与创新的持续演进,并预计2030年各个大城市中居民数会不断大幅增加,这对住宅市场(包括租金价格和不动产价格)以及城市内交通和基础设施都将带来显著影响。

若干年以来,数字“智慧城市”被认为是城市开发的未来愿景,并助推了各大洲城市规划师的想象力。这是因为在“智慧城市”中,借助信息与通信技术(IKT),城市的货物与交通流能得到更加高效又节能的调控。

着眼于未来,各个城市开发人员也认为城市开发的理想模式是有许多较小型的城市中心,而非“摩罗神般的”城市。在“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城市规划专家在他们的术语中的称法)中,工业也最终重又在城市空间中获得一席之地,但是以崭新的后工业化的形式出现:虽是工厂,但不释放噪音和有毒气体。新的、“智慧的”制造方法,例如3D打印机,甚至可能将开启19世纪广为推广的柏林“克罗依茨贝格混合”模式的复兴,这是指住宅与工商企业在一栋大楼内。“可再生能源的分散化生产、循环经济以及数字经济的分散性可以降低城市的密度”,全球变化咨询委员会主席、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教授Hans-Joachim Schellnhuber(汉斯·约阿希姆·舍恩胡贝尔)如是说,他还指出了城市“解密”可参照的榜样:“像重建的德国鲁尔区以及美国旧金山港湾区等地区的多中心融合,可以成为未来城市的模板。”

正如工业化以来那样,德国城乡关系变化的中心推动力是年轻人口流动到城市地区去就业,在那里,被认为发展机遇和个性施展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18岁至24岁年龄组显示出很强的迁入城市的意愿。在德国,这一人口外移过程主要会在东部各联邦州延续。

这一发展状况的赢家主要是大城市和大都市地区的“通勤带”,此外,乡村的居民越来越老龄化,而城市人口越来越年轻。人口研究学者预计,德国总人口将持续减少,到2030年将缩减0.7%,而像柏林、汉堡等大城市的人口将最多增长10%。而且,经济强势的南部联邦州巴伐利亚和巴登-符腾堡州拥有众多有发展潜力的“中型城市”,谨慎估计那里在中期人口也会增长。

但是,工业集中地区技术转型为“智慧城市”并非“自发现象”。如果在未来10年里全世界范围的确有额外的7亿人口涌入城市,那么,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将面临崩塌。企业咨询公司麦肯锡估计,所有大都市每年用于能源、水、污水和市内交通系统的投资在2013年为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到2025年将翻倍。

但是,城市开发研究人员仍然不想把必要的变革仅仅理解为技术上的挑战。根据位于柏林的德国城市规划研究所(DIFU)所长Martin zur Nedden(马丁·祖尔·奈登)的估计,德国城市在未来几年将面临四大挑战:气候变迁以及必要的气候调适,人口日益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迁,社会分离趋势,以及在增强公民参与方面的任务。“分享经济的元素以及公民参与是未来城市的组成部分”,德国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强调说。这位地方问题专家提醒人们回想“欧洲城市的主导理念”,这个主导理念是未来城市发展中也应加以考虑的。其中心要素为:城市的历史性、对获得自由的希望、城市生活方式、建筑设计质量以及城市规划。

在迈向“新型城市”的岔路口,技术影响评估方面的专家、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的Armin Grunwald(阿明·格鲁恩瓦尔德)也提醒人们注意不要过于以技术为导向。居于未来城市中心的必须是居民。Grunwald认为人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城市与自然、可持续性、社会排斥与包容、文化城市性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技术之间的张力。Grunwald的迫切建议是追随“共同设计”的理念,它“不是为人类规划技术,而是与人类一起规划”。

“共同设计”所指的内容,人们例如可以在乌珀塔尔(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体验到。在那里,乌珀塔尔气候、环境与能源研究所更多地致力于新型流动性,并把这个作为学者对“城市变迁”的具体贡献。借助于新技术,例如自主汽车、汽车利用的社会“共享”模式以及可乘坐公交与火车的市民联票等,该研究所所长Uwe Schneidewind(乌韦·施奈德温德)认为能够“在长时间里将乌珀塔尔的汽车保有量降到现在数量的十分之一”,城市空间就能通过这样一种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而获得彻底改变。

不过,也许正是“数字化”这一技术大趋势还带来另一个惊喜。最初的迹象表明,在与互联网更好联网以及相应扩大网络经济的情况下,借助于“不受地域限制的商业模式”,乡村空间能因其贴近大自然而得到加分。从20世纪60年代起,已经有过一次类似的发展状况,当时汽车的推广使得居住在绿色中变得有吸引力。不能排除的情况是,宽带的装备会给以为被遗弃的乡村地区带来移动的互联网一代的新迁入者。技术的发展总是充满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