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睡眠的社会
德国医学研究者和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兼作家警告人们关注无睡眠社会的后果。

在社交媒体上交流、轮班工作、网上购物:全球基础设施使人们处于醒着状态的时间越来越长:“全天24小时,每周7天”,美国艺术与理论教授、作家Jonathan Crary(乔纳森·克拉里)说道。他为此写了一本书,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与彻底经济化、持续警觉中的社会进行清算。
没有睡眠需求的小鸟
数百年前人类还有规律地花10小时在睡眠上,Crary说。如今,睡眠不足无处不在,这是加速化的生活所表现出的症状,个人的思想和感觉被挤到边缘,社会没有足够重视睡眠这一休息方式,相反:根据Crary的说法,经济界有足够的兴趣,希望社会保持清醒,随时就位,乐于消费。美国国防部正在研究麻雀大小的白冠带鹀如何能7天不睡觉,Crary说,五角大楼希望以此获取对于人类控制器官的启示。
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者的课题
在德国,主要是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者在探讨“无睡眠的社会”。他们也警告高频次的媒体消费、紧张和睡眠不足带来的严重影响:“通过全球化以及持续的数字服务,当前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睡眠干扰”,德国睡眠研究与睡眠医学学会会长Alfred Wiater(阿尔弗雷德·怀特)说道。其后果是器官和心理疾病,这些后果造成的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人们想象的经济利益。青少年当中已经可以观察到不当的媒体消费带来的睡眠干扰,这会干扰其认知和情感的发育。德国睡眠研究与睡眠医学学会的任务就在于提出预防性策略。
德国睡眠研究与睡眠医学学会年会于2015年12月3日至5日在美因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