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旅行如何改变艺术

张潇月在中国最著名的美术学院完成学业后,旅行来到欧洲......

Jasmin Siebert, 18.10.2019
中国艺术家张潇月
中国艺术家张潇月 © Ren Changsong

张潇月从来不问自己是否要为艺术献身,还是更应当从事一份传统的职业。她父亲是画家,从小她就泡在父亲的画室里。“艺术工具成了我的朋友”,这位中国艺术家说。她和父亲一样画油画。她的艺术生涯看来已无悬念,但后来,一切的发展却都又不一样了。

张潇月先上了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这是中国最著名、最有威望的美术学院。张潇月说,这里教艺术的方式和在德国完全不同。欧洲的院校在招生考试中就已经考察申请者的个性创造力,而在中国则是技法为先。学生在校时深入学习传统的绘画技法,以完美描摹现实为目标。

我必须做另一种艺术。
艺术家张潇月在一次参观卢浮宫后

20岁的时候,这位中国女性作为交换生第一次来到欧洲,在法国度过了半年时间。参观巴黎的著名美术馆卢浮宫是一次决定性的体验。张潇月在那里看到了如此完美无缺的现实主义绘画,她因此决定:“我必须做另一种艺术。”从那以后这位年轻的艺术家投身当代艺术,并开始规划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道路,抛弃了油画。

回到中国后,张潇月着手制作大型装置作品。她2013年在北京的美院的毕业作品,是在展览区种了一棵真实的桃树,并在墙上安放了不同腐烂程度的桃核。这是她献给外公的一个仪式,他曾在一座山顶上种了一棵桃树,在他死后,果实再也没有人吃了。

张潇月和她的艺术作品“Lebenslinie”
张潇月和她的艺术作品“Lebenslinie” © Luo Hao

被慕尼黑美术学院录取

这件作品成为张潇月申请德国美术学院的作品集之一。因为在北京完成本科学业后,她还希望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艺术。2014年被录取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后,她成为东西方之间的漫游者。至今她仍然交替在中国和德国居住数月。

关于自己刚到德国的那段时间,她是这么说的:“我的想法改变了很多。”她离自己的父亲,一位传统的油画家,越来越远了。“他很难理解我的艺术”,她说。无论在旧的家乡还是新的家乡,张潇月都感到陌生。“被理解总是很难的,尤其是作为艺术家”,她觉得。认同问题至今仍凸显在她的生活中,也在她的艺术中。

2014年她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项目“Lebenslinie”。在随后几年中,她在墙上、地上和街道上画线。这条线不会结束,而是会“如永恒的圆圈般重复,终于虚无”,如张潇月在自己的作品集中所说。

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

张潇月的艺术从不仅限于寻求自身的认同,个人体验总是不断被提升到艺术的宏观层面上。这一点也很清楚地体现在她2019年夏季第二段艺术学业的毕业装置作品上:主题是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地下室。张潇月是在学业的中段跟随Gregor Schneider教授转到杜塞尔多夫的。Schneider以建造空间和可步入雕塑闻名。张潇月就是他的高徒。

为了创作这件毕业作品,这位艺术家把美术学院的地下室仿造成教室,地上有管线和灯,还有扭曲的门。地下室在她眼中就是美术学院的心脏,她在金属和石料的工作间中度过了许多时光。象征地看,地下室就是人们破土成长的地方,形成了他们的认同和后续发展。这也使人联想起张潇月写过的一首诗。她无声地把自己毕业装置作品的参观者引入美术学院的地下室。“我不想用语言破坏自己的艺术”,她说。作品中进入了参观者,对于这位艺术家还是新事。而这也离她曾经起步的传统绘画又远了一步。

下一个作品:“ID-Supermarkt”(身份超市)

张潇月现在进展如何?“我没有什么计划,我就随遇而安”,29岁的她说。她打算先在杜塞尔多夫待一段时间,目前正在准备伍珀塔尔和科隆的展览。“ID-Supermarkt”是她新作品的名称,它再度指向了自身认同的问题。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regular information about Germany?
Subscrib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