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极端时代的独裁与民主

20世纪欧洲史掠影

11.06.2014
©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 Verdun

百年历史概览:“极端时代的独裁与民主”,这是慕尼黑当代史研究所、德国电台文化专栏以及联邦东德统一社会党专制政权重新评估基金会在2014年这个多个周年纪念之年共同举办的展览会的名称。“极端时代的独裁与民主”展览讲述欧洲20世纪在自由与专政、民主与独裁之间起伏跌宕的历史。它借此邀请人们进行历史定位,这是2014年这个年份提出的挑战。展览展示了众多来自欧洲各家档案馆的相片。展览的作者是慕尼黑当代史研究所所长Andreas Wirsching(安德烈亚斯·韦尔星)教授、博士及其同事Petra Weber(佩特拉·韦伯)博士。这个内容丰富的展览的策展人是联邦东德统一社会党专制政权重新评估基金会的Ulrich Mählert(乌尔里希·马勒尔特)博士。德国电台文化专栏提供了25份有声当代史文本,人们可以借助QR码调取和倾听。这一展览在2014年间在德国国内的3000个场所和国外展出。2月份,展览已经在柏林德国外交部大楼后面的庭院揭开序幕。在以下几页里,我们在发行人友好准许下,刊登这个展览的主要文章,它们让我们对过去100年历史有一个概览,重点是德国与欧洲。德语版展览的图表可以通过支付50欧元的防护费,向联邦东德统一社会党专制政权重新评估基金会订购。印刷版数据已经翻译成10多种外语,免费提供给国外的文化中介人。

www.bundesstiftung-aufarbeitung.de/ausstellung2014

 

20世纪的“原始灾害”

1914年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枪杀。此次刺杀行动引发了外交冲突的升级和军事行动的加剧。期望崛起为世界大国的德国,为此承担大而又具共决性的责任。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几乎与欧洲的所有国家在一战中开战。后来,美国也参战了。欧洲工人运动在这之前还提醒人们注意战争的威胁,但无法对事件起到决定性影响。德国为了谋求在欧洲大陆的统治地位,特别计划在欧洲东部展开大规模的吞并行动。而且,其他欧洲大国也把战争与帝国的强权利益联系在一起。西部战线早在1914年就凝固在阵地战中,它成为了杀人的军事装备战,此时,在最初的战争狂热之后各方都出现了清醒。1916年,单单在凡尔登和夏季攻势期间就有150多万人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第一场工业战争,在战争期间,很多人死于机关枪、坦克、飞机、潜艇、火焰喷射器和毒气,约900万名士兵丧生。在这之前,欧洲从未有一场战争使那么多的平民失去了生命:估计丧生的平民人数达到600万。战争的暴力给人们留下了持久的印象,并成为战后欧洲的沉重负担。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917年

1917年4月,德国在大西洋上重又开始无限制潜艇战后,美国参战了。潜艇战早在1915年就使美国人付出了生命。美国几乎取之不尽的资源可能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是决定战争走向的。美国总统Woodrow Wilson(伍德罗∙威尔逊)为战争辩护说,这是为了民主和自由的意识形态决战。在沙皇倒台后,俄国从1917年3月起似乎也加入了这场为了自由的战争。但是,在11月时,自由派的临时过渡政府被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在一场政变中推翻。尽管有迅速开启的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以及立刻缔结和约的承诺,但在1917年的国民大会的选举中只有四分之一的选民投票给布尔什维克。随后,布尔什维克宣布解散国民大会,并在列宁领导下建立了共产党政权。

此后爆发了长达四年的血腥内战,尽管有西方国家的干预,但布尔什维克获得了胜利。,它还希望将革命之火蔓延到西方,这虽然有了初步的迹象,可此希望最终未能如愿。美国在欧洲政治舞台的出现以及宣告“十月革命”胜利的共产党人在俄国的掌权成为了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们已经在孕育后来冷战中两大体系对立的萌芽。

 

德国的革命性变革

1918年

1918年夏天,德国的战败不可避免。对此,当年3月与苏维埃俄国订立和约也无济于事。为了改善和平的条件,军队领导层在推动向议会君主政体的过渡。10月,当海军战舰又要出海作战时,水兵哗变了。这是革命的信号,这场革命于11月9日波及柏林,并在当天就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威廉二世不得不退位。

社会民主党主席Friedrich Ebert(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成为了帝国总理。

因此,11月11日签署停战协议的并非是那些需要对战争负责且发动了战争的人,而是民主人士。社民党人在关于战争的争吵中内部不和。社民党在1918年致力于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并对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1日提出的建立苏维埃专政的要求给予回绝。2月,负责制宪的国民会议在魏玛召开。这个地点随即成为德国首个民主共和国的名字。

从一开始,这个民主共和国就遭受了激烈攻击:社民党人领导下的政府运用军队来抵制左翼激进人士的政变企图以及大规模的罢工。在其影响下,右翼激进的战斗团体尝试发动一场反革命运动。他们毫不掩饰对民族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的好感,后者曾拒绝投票赞成宪法。因此,当1920年3月出现卡普-吕特维茨反革命政变时,民主人士只有缚鸡之力。

 

脆弱的和平秩序

1920年

从1918年11月起,欧洲实现了停战。但是,和平条约的谈判一直持续到1920年8月。在巴黎郊区签订的各份条约改变了欧洲的版图。在123年后,波兰重又赢得了其渴望的民族独立;波罗的海的三个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被承认为新的国家。相反,哈布斯堡王朝解体了,匈牙利失去了其三分之一的领土。

奥斯曼帝国瓦解了。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德国必须放弃其所有殖民地以及近五分之一的国土,其陆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此外,帝国被强加了巨额赔款,而且,战争的罪责全部归到它及其盟友身上。订立苛刻的和约,在战败国,尤其在德国,引发了民众的愤怒。魏玛民主共和国的各个政党当时作为帝国的破产管理人签署了条约,它们被责骂为“11月罪犯”和“叛国贼”。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国际联盟的章程得到认可。但是这个1920年建立的组织 -- 德国是1926年加入的 -- 未能履行其促进和平的职能。不仅欧洲的大国政治野心未能被阻止,而且新建民族国家里的种族冲突也未能获得解决。

 

斯大林主义时代的苏联

1921年

在俄国内战获胜后,布尔什维克试图重振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1921/1922年的饥荒使得约500万人丧生。为了巩固党的权力,列宁暂时允许采取刺激私营经济的手段。1924年,在列宁去世后逐步实现专制统治的斯大林宣布要“在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与此同时,他通过共产国际对世界各国共产党发号施令,它们的政策从1920年代中期起听命于莫斯科。借助专政力量和强制劳工大军,斯大林推动这个落后农业国的工业化过程。

在强制集体化的过程中,从1929年起,尤其是农民被带走,送入持续扩大的集中营,即后来的劳改营(所谓的“古拉格群岛”)。斯大林默认接受了其后果:在1932/1933年的饥荒期间有约600万人丧生。从1936年秋开始,斯大林发动了“大恐怖”行动,包括“种族清洗行动”,这场行动特别针对其政党以及苏联精英,后者遭到任意而又无情的迫害。斯大林借助于意识形态和恐怖行动,要创建“新人类”,并强制实现朝社会主义以及最终朝共产主义的过渡。

俄罗斯人权组织“MEMORIAL”(“纪念”)认为,直到斯大林1953年去世,至少有约500万人出于政治原因被逮捕,有约600多万人被流放。

 

处于后撤中的民主体制

1926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仅欧洲的国家数量增加了,而且战争似乎也帮助民主体制取得了突破,毕竟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一开始就建立了民主宪政。但是,这些年轻的民主体制不仅承受着战后的困苦,而且也缺乏民主经验,民主机制薄弱。这导致了特别在中东欧和东南欧的少数民族冲突。歧视成为日常情况。在捷克斯洛伐克,有五分之一以上的人是德国人。在波兰,乌克兰人、德国人和波兰犹太人在人口中占比较高。由于政治不稳定,Jozef Pilsudski(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在1926年通过军事政变夺得政权。

在南斯拉夫,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和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之间的冲突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力,以至于在一名塞尔维亚议员枪杀了三名克罗地亚议员之后,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建立起了由军队支持的独裁统治。在匈牙利,Miklos Horthy(米克洛什∙霍尔蒂)在血腥镇压了Bela Kun(贝拉∙库恩)领导下的苏维埃专政后,建立起了一个威权政体,它维护贵族与大地主的各种特权,并大幅限制选举权。与此同时,那里的反犹主义也在蔓延。

匈牙利基于《特里亚农条约》不得不接受的领土损失,被渲染为国家的噩梦。而且,在重又建立的波罗的海国家,民主体制也并不持久。例如立陶宛从1926年起、拉脱维亚从1934年起都建立了威权政体。

>>

© „Diktatur und Demokratie im ­Zeitalter der Extreme“, 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Diktatur www.bundesstiftung-aufarbeitung.de/ausstellung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