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柏林 / 巴黎

欧洲需要德法两国强有力的二元领导 -- 这两个国家是否承担这项使命?

Daniela Schwarzer, 08.11.2018
ANGELA MERKEL(安格拉·默克尔),EMMANUEL MACRON(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ANGELA MERKEL(安格拉·默克尔),EMMANUEL MACRON(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 Presse- und Informationsamt der Bundesregierung

在过去数十年中,法国和德国不断给予欧洲一体化以决定性的推动力。但欧盟已经变了,德法双架马车的潜力和作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欧盟遭受内外重重压力之时,更加复杂的政治环境使德法两国为加强欧洲而进行的合作一方面变得更加困难并富有争议,另一方面又变得更为必要,因为这样才能在那些有可能撕裂欧洲的领域推动欧盟的发展。近十年来,欧盟一直在与接二连三的危机抗争。始于2008年的金融、银行和主权债务危机使一些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的社会和政治局势变得紧张,之后,始于2015年的所谓难民危机又导致了东西欧之间的断裂。紧张局势。这使得有关欧洲未来的讨论变得更具争议性和更加政治化。在距离2019年5月欧洲议会选举只有几个月的时候,人们非常担心,疑欧政党会在欧洲议会获得更多席位并向欧盟委员会派出疑欧代表,这样就会在欧洲理事会和部长理事会的政府代表之外阻碍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因此有必要在移民政策、内外安全及欧元区等领域采取措施,以完成过去数十年未及完善的一体化,从而继续保障欧盟的稳定、繁荣和安全。

2018年3月柏林的联邦政府组成以后,德法合作走上正轨,虽然Macron总统在2017年9月发表关于欧洲政策的索邦演讲后,不得不等待了半年才得到回应。2018年6月18日在梅塞贝格举行的德法首脑会议是达成双边妥协的重要一步,例如在欧元区问题上。柏林和巴黎现在致力于建成银行业联盟,并在2021年前引入由国家缴费、税收收入和欧盟多年积累的资金所构成的欧元区预算。此外,还将进一步发展欧洲稳定机制(ESM)。

显然,这些建议平衡了德法两国的利益,例如在加强财政手段和救助机制之外,还有加强成员国自我责任和监控机制的措施。但在团结与自我负责、市场逻辑与政治行动必要性的妥协的背后,有关欧元区运行方式的意见分歧仍然存在。

由于法国需求导向的视角与德国供给导向的视角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Macron更看重欧元区预算,而德国政府则拒绝转移支付机制。想要就共同货币区的必要工具达成更广泛的共识,还需进一步努力。

Macron主张全面改革,并首先致力于提高法国经济的创新能力、灵活性和竞争力,这增加了德法之间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其他欧盟国家对德法之间达成的妥协持批评态度,例如2018年夏季,八个北欧和东欧国家在一封公开信中对欧元区预算表示反对。

在欧盟移民政策方面,柏林和巴黎主张加强欧盟边境与海岸警卫队(Frontex)。两国支持建立欧洲避难政策协调机构,并希望加强与难民来源国和过境国之间的合作。与此同时,两国主张实施公平的负担分摊和难民接收制度,此举在中东欧国家遭到质疑。

柏林和巴黎还想要加强欧盟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例如成立欧洲安全理事会,并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GASP)中实行多数表决制。此外,德法两国希望促进欧洲国家在联合国事务中的协调,在德国拥有2019/2020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后,就有这样的可能。

推进防务政策的重要性更胜一筹,但在建设军事能力等问题上的意见分歧阻碍了其进展。虽然在马里、北非及叙利亚相互支持,但德法两国在战略文化上存在差异,最明显的是在对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重要性的认知上。

在军备合作领域,两国联手,进展最快。但目前仍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例如在关键领域进行长期双边合作的实际意愿、工业政策方针以及对武器出口管制的不同态度等方面。此外,在以哪种形式、在哪些机构开展合作最为有效的问题上,两国也存在分歧。法国更注重在小型、灵活,尤其是有反应能力的集团中开展务实合作,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实施行动。而德国则遵循包容性原则,将合作纳入欧盟框架,以避免分裂。

在深化欧元区方面,相比德国,法国也更愿意欧元区19国单独行动。而德国则更注重避免欧洲内部市场出现欧元区与非欧元区之间的分裂。

如果在内外挑战之下,欧盟仍要进一步发展,那就最好要在柏林和巴黎之间建立强有力的二元领导。2018年12月的欧洲理事会会议是一个恰当的时机,在欧洲议会选举之前发出信号:欧盟重视民众的忧虑和对欧盟的批评,但不会向民粹主义低头。

将一份德法妥协清单纳入峰会,这是一个正确的信号。但要争取到其他欧盟成员国政府和公众,包括说服自己国家的批评者,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与巴黎相比,柏林更注重这项任务,即把中东欧等对欧盟持怀疑态度的政府也争取过来。德法两国政府都必须承担这项任务。

Newsletter #UpdateGermany: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regular information about Germany? Subscribe he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