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向须知
柏林知名智库Agora主任Patrick Graichen博士就能源转向给出的10个答案。
1. 德国力推 “能源转向”。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我们所说的能源转向是指改造德国的能源供应系统,从使用石油、煤炭、燃气和核能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最迟到2050年,至少80%的电力供应和60%全部能源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作为下一步,就是到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这样,到2025年40%-50%的电力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现在为25%)。这两个目标都得到了政界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2. 能源转向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我们能使用的最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随着过去20年工业的扩建和技术的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德国现在大约为每度电6-9欧分。这与新型燃煤和燃气发电站的发电成本相当,比新型核电站成本便宜得多。因此能源转向的核心是风能和太阳能!”
3. 像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可以仅仅依赖太阳能和风力作为能源吗?是否会发生停电现象?
“德国在欧洲的停电率最低,这还会保持下去。所以,风能和太阳能还必然包括备份技术,它在风力和太阳能都不充足的时间里提供电力。在未来几十年,备份技术首先还是燃煤和燃气发电站。当电力需求大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时,它们可以灵活发电。未来,其他可再生能源(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和蓄电设备有望承担这一任务。”
4. 风能和太阳能往往不在需要它们的地方产生。哪些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有电网很牢固,如果提高运营效率还可以输送更多的可再生电能。德国有些地方的风电和太阳能电力已经达到大约40%,而电网却不需要增强。因此,扩建电网目前还不是进一步扩建可再生能源的瓶颈。从中期来看,我们还是需要新的高性能电网,以便将北海岸的风电运送到风力贫乏的地区。第二个可能是,在最需要电力的地区增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备,这里面还存在着很多未开发的潜力。”
5. 德国如何应对一些邻国对能源转向持保留态度的反对者?
“能源转向应对两个挑战:其一,化石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越来越缺乏;其二,气候变化威胁着我们的社会。可再生能源为这两个问题在技术上提供了解决方法,并且它们价格低廉,可当地取材。我们在欧洲共同决定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必然导致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因为它们比新型核电站或者释放二氧化碳的燃煤电站要便宜得多。现在的关键是,德国要与邻国展开对话,探讨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成功地整合到电力系统中去。”
6.必须采取哪些激励措施来贯彻能源转向政策,并对电力市场进行有意义地规制?
“《可再生能源法》在2000年引发了一场技术上的竞争。竞争的赢家是风能和太阳能。目前正在启动的第二阶段是要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安全的、成本效率高的能源系统。这意味着,促进的聚焦点必须对准风能和太阳能。同时,必须修改电力市场的法律法规,让燃煤和燃气发电站、电力需求和蓄电设备灵活地应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从而共同保证供应安全。”
7. 德国在环保技术方面属于领先国家,那么能源转向会发展成为创新推手吗?
“能源转向是德国工业面向未来的项目。因为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世界性大众市场。如果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在德国已经和新型燃煤与燃气发电一样便宜,那么世界上很多有风能和太阳能的地区就都会这样。这样看来,能源转向引发了很多在未来几年在全世界都受到青睐的创新,不仅在能源领域,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和材料技术领域也如此。”
8. 能源转向是一个耗费数亿欧元的项目。它如何能用消费者承担得起的价格得以为继?还有:它的成本与收益的比例是怎样的?
“德国每年为进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要支出800亿欧元。这笔支出在今后几年将逐渐被本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的价值取代,而且还会出现积极的增长与就业效应。其成本与收益比例显然是积极的。短期来看,能源转向虽然会导致额外投资,因此为消费者带来较高的成本。由于电力支出在私人家庭支出仅仅占3%的比例,因此,从整体看,它在可承受范围内。”
9. 减少电力消耗是最可持续的做法。能源效率在能源转向中的意义何在?
“能效是能源转向除扩建可再生能源之外的第二支柱。少消耗一度电都是在节约化石能源和节省电站与电网的建设。因此,在这一领域做更多的改变很重要。德国的电力消耗从2007年起略有下降。但是这离《能源方案》最初制定的目标 -- 至2020年减少10%的电力消耗 -- 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政策上还必须制定更多的措施。”
10. 退出核电在能源转向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能源转向常常被视为德国对2011年福岛核灾难做出的反应。事实上,它在这之前很早就开始了:德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促进始于1990年。2000年,这一点被确定在《可再生能源法》中。同年,当时的德国政府与德国能源企业商定,到2022年退出核电。因此,在默克尔政府2011年的能源转向决议背后有着较长的改建能源供应系统的历史 -- 从使用石油、煤炭、燃气和核能转向使用可持续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