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促进认同以及当前最需要的东西 -- 团结”
柏林塞万提斯学院院长Cristina Conde de Beroldingen呼吁构建一个共同的、具有协同效应的欧洲。

1 Conde de Beroldingen女士,欧洲不仅身陷金融危机,而且还身陷文化认同危机,是吗?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谈论文化、谈论宏伟思想的时候?
文化认同,即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直在不断变化。欧洲虽然意识到自身共同的文化认同,但这种意识并非不可动摇,其实它还在变化,所以,必须在与自身文化遗产对话的过程中不断重新发现自我。
2 如果我们将历史的联系线索放到一边,那么欧洲文化中起粘合作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维护欧洲的文化多样性当然十分重要。但要把对新经验的渴望、对思考全球现实的渴望付诸实现,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会像在欧洲这么容易。新的通信技术,但尤其是面对面的接触,正逐步构建起一种共同的欧洲现实。在柏林确实随处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3 失业、缺乏前景。文化在这样的社会气候里能发挥什么作用?
艺术反射能揭示出意想不到的问题解决方案。除了在经济发展上的积极影响,文化还促进认同、共同体和社会凝聚力,还有团结 -- 此时此刻,这可能是欧洲最需要的东西。
4 哥伦比亚作家Héctor Abad不久前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即欧洲已经失去其早年的乐趣。民粹主义者可能将欧盟又拉回到民族主义的噩梦中,他认为这是个很大的危险。这是典型的“外来”眼光吗?
由于欧洲有它的异质性,从外部来理解欧洲并非易事,但欧洲的优势正在于它的异质性。民粹主义、怀疑主义、悲观主义和民族主义与欧洲的团结和责任原则是相对立的,这不仅仅是我的观点。
5 您是否把欧洲想象为一个文化上的向往之地?
是。我的设想是这样一个欧洲,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被视为隔阂,而被视为丰富。我信奉一个具有协同效应的欧洲,相信文化间的对话。我希望有一个欧洲,我们能共同参与其中,能毫无限制地发挥我们的创造潜能,而无论我们出生何地。艺术与文化不是正常运行的经济的附属品,而是构筑我们共同未来的基础!
6 您在西班牙感受的气氛是怎样的?您在项目工作中如何对此做出反应?
欧洲经济危机使得我们原以为早已被克服的民族国家僵化形象重现,但媒体却常常夸大这一点。柏林塞万提斯学院有意识地与德国进行交流,并促成西班牙专家与德国对话伙伴进行接触。正是现在,与我们在德国、欧洲,当然还有拉丁美洲的合作伙伴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EUNIC)以及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集团(GRULA)一起致力于跨国界的项目。
CRISTINA CONDE DE BEROLDINGEN是柏林塞万提斯学院院长。这位地理学硕士此前曾任马德里市议会文化项目主管及“马德里艺术与文化”委员代表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