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政治是推动力

德国与中国共同维护着一个紧密的研究合作网络。通过两年一度的政府磋商,不断有新项目添加进来。

19.03.2015
© Bundesregierung/Kugler - Forschung

新的点子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如何落实?在位于北京的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德国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随着这家中心于2013年的设立,弗劳恩霍夫协会旗下的系统与创新研究中心(ISI)深化了它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业已存在许多年的合作。这个中德研究人员团队的目标是,向意欲开拓中国市场的德国与欧洲客户提供扎实的咨询。其议题范围从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到运输系统,再到水基础设施。

中德之间的这个研究倡议行动表明:中国致力于创新活动。从全球比较来看,只有美国的研发支出更多。中国的政治领导层把科学技术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并在这方面大力投入,以便能在顶尖研究领域达到与工业国家相同的水平。处在关注焦点的是科学认识的市场经济化利用:在中国,基础研究处于次要地位,科研支出有80%以上是流向实验研究。
 
德国是中国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伙伴。两国合作中一个对外特别明显的标志是中德科学中心(CDZ)。这家在北京作为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合资设立的研究促进组织支持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管理科学领域的项目。通过研讨会、促进双边研究项目、针对年轻学者的暑期班以及针对来自德国的后备团队负责人的中国访问交流等项目,中德科学中心建立了两国科学合作的基础框架条件,并促进了年轻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
 
德国所有大型研究机构与促进组织都与中国的各家伙伴保持着多种多样的合作,从大学生项目到研究生院和特别研究领域,再到大型研究项目。一个例子是环境信息学研究中心(RECEIS)。这家2014年设立的中德地球观测与地球系统模拟能力中心由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和中国科学院(CAS)协调。其研究网络从事有关水污染、土地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重点议题的研究。合作伙伴有于利希研究中心、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德国航空与航天中心。在中国方面,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导。
 
两国的最高政治层面也在推动科技合作。在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中德政府磋商中,不断达成新的共同项目。例如,中国作为伙伴国参与德国联邦教研部倡议的“2015科学年:未来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一样,都是中国研究界的重点研究主题。中德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尤其紧密。
 
推动力来自中国科技部长万钢,他曾经在德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汽车制造商奥迪公司工作。其后,他在同济大学从事电动汽车的研究,后来又担任该校校长。与万钢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博士学位所在的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至今保持有紧密的联系。10多年来,这所位于上哈尔茨山脉地区的工业大学与其总计8所中国伙伴大学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其中包括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015年5月底将就这些议题在成都召开第四届中德能源论坛。
 
推动力来自中国科技部长万钢,他曾经在德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汽车制造商奥迪公司工作。其后,他在同济大学从事电动汽车的研究,后来又担任该校校长。与万钢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博士学位所在的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至今保持有紧密的联系。10多年来,这所位于上哈尔茨山脉地区的工业大学与其总计8所中国伙伴大学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其中包括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015年5月底将就这些议题在成都召开第四届中德能源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