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为中国开设专门的平台

与波茨坦哈索-普拉特纳研究院(HPI)院长Christoph Meinel(克里斯托弗•梅内尔)教授博士就openHPI.cn进行的访谈

05.08.2014
© picture-alliance/dpa - Christoph Meinel

Meinel(梅内尔)教授先生,波茨坦的哈索-普拉特纳研究院(HPI)被视为“新学习”的先行者。它自2012年起提供免费在线课程,其背景是什么?

我们2012年启动了社交教育网络openHPI.de,提供关于信息技术最新课题的互动课程 -- 语言是德语和英语。如今已经有来自160多个国家的10.5万人参加了我们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课程。我们颁发了1.3万多张证书,出具了1.6万张听课证明。与“传统”的授课门户不同,openhpi.de的课程有一个为期六周的固定时间表,包括各种名目的课程促进项目,如教学视频、文本、自测题、定期作业等,以及一次结业考试。openhpi.de所推出的课程还与一个社交平台相结合,学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相讨论,与课程辅导老师交流,答疑解惑及讨论更深层次的问题。每个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这里我们说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而是所有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人们。

今年初开始,您将以这一方式直接面向中国学生……

2014年2月18日,哈索-普拉特纳研究院启动了新平台openHPI.cn上的首批课程。这是openHPI.de的一个分支,以相同的模式运行。不过,所有的学习资料,如阅读材料、自测题、作业或考试都是中文的,英文的教学视频配有中文字幕。在openHPI.cn上推出的第一门课程由HPI创办人、SAP软件公司共同创办人和监事会主席Hasso Plattner(哈索·普拉特纳)教授讲授,他让感兴趣的学习者熟悉革命性的、HPI参与开发的新的内存数据库技术。

您为何向中国学生提供专门的平台?

其中有技术上和文化上的原因。为确保中国用户的访问,我们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由于中国的防火墙,在中国访问openHPI.de速度较慢,也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在中国专门建了一个平台,可以简单迅速地访问。要确保论坛上中国学习者之间的活跃交流,提供中文服务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您本人积极参与此事吗?

是的,最近的一门课程是我开设的,也是我的专业领域。它是互联网技术的入门课程,讲解基于Web的计算机网络、使这一网络与统一的虚拟网络相联的互联网协议以及互联网的各种应用。

与中国的合作是如何开始的?

这一合作源于在远程教学和电子化学习方面的合作关系。还在2004年担任HPI院长之前,2002年我就作为德国教授 -- 当时我还在特里尔大学任教 -- 使用英文为中国学生就互联网安全问题进行远程授课。当时这是为一所中国大学的学生开设的第一门在线课程,也可算科学史的一页了。到了2012年秋,我们得以在HPI庆祝中德“互联网之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HPI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十周年。

当前HPI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有多广?

“互联网之桥”以及HPI与北京工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仍在继续。每年冬季学期都会有中国学生修习我用英文讲授的关于“互联网安全”的课程。讲课的内容可以在我们的门户网站tele-Tast.de上获取。每年还有约40位硕士生在北京接受我的现场考试。目前我们还在协助北京的同事们仿照我们的tele-Task门户建设一个资料门户,以便把所讲授的课程数字化。

学习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学习的模式不断发生着巨大变革。书籍印刷是其中一件大事,它使知识的传播变得非常容易。如今互联网则带来了类似的飞跃,也改变了学习的形式。借助 openHPI 这一类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学习会变得更为互动、更为全球化。参与学习者不仅从授课的教授那里,而且也在与参加课程的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学习。从全世界的任何一张书桌上,知识都能轻易获取。大学里的知识如此全球化地、不受地域限制地供人使用。不过我还是相信,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会消解正式的大学学习。

您经常去中国。您觉得这个国家魅力何在?

2002年以来,我每年至少要去一次中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国家本身,以及这里的人们建设和发展自己国家的无与伦比的雄心。我在过去14年里所体验的改变令我一次次为之赞叹。我也很喜欢跟我在德国这里的学生讲述这些,以激励他们投身这个竞赛。

访谈:Martin 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