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有复原力的城市

城市必须能够抵御危机、灾难和气候变化。专家Detlef Kurth解释如何实现这一点。

29.06.2022
鹿特丹被认为是全球防洪的典范。
鹿特丹被认为是全球防洪的典范。 © picture alliance / ROBIN UTRECHT

Kurth教授,在谈到城市的未来时,人们经常提到城市的复原力。那是什么意思?
在“城市复原力备忘录”中,我们为城市定义了三重特征。首先复原力表示“回弹”,就是在一次危机或灾难过后恢复原状。但是对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而言,仅有这点还不够。因此我们需要另外两个维度:适应和转型,也就是说为城市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且改造它,使之在未来更可持续、更具抵抗力。

城市如何变得有复原力?
城市要走的第一步是,意识到未来的危机和灾难。有一个坚固而富余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其应当能够即使在危机中也运作良好。不过,这还包括在进行建筑规划时就考虑到复原力这方面因素,对未来的危机要有预估,这是预防性规划的组成部分。该规划还包括风险分析,比如查看哪里存在洪水威胁,或者哪里会发生高温事件以及是否有风险人群居住在那里。迄今为止,德国一直很幸运,没遇到很多灾难,但也正因此而缺乏风险意识。一些工作需要补上。

Detlef Kurth教授,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
Detlef Kurth教授,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

您也提到“多彩城市”。您是怎么理解的?
气候适应战略中有绿色、蓝色、灰色和白色四个概念,它们与复原力的理念密切关联,为城市确定了目标。绿色城市代表更多的利于微气候和空气质量的植物;蓝色城市指的是更多的水,即蒸发的表面和开放的水道,以应对极端高温;灰色城市代表更多的阴影,特别在夏日;白色城市则与反照率效应有关,白色平面反射太阳光照,避免城市过热。

对我们而言,互相学习很重要。
Detlef Kurth教授,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

有没有城市是复原力方面的典范?
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些城市,比如欧洲的鹿特丹在抵御洪水方面的经验,以及亚洲的香港、台北或者日本的城市,它们很早就研究了流行病与地震的影响。印度和美国的一些城市也在研究一些有意思的方法。因此,把德国的城市发展政策国际化,并通过复原力城市伙伴关系加强交流,这是重要的。对我们而言,相互学习很重要。

 


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TU Kaiserslautern)的Detlef Kurth博士教授兼任联邦住房、城市发展和建设部“城市复原力备忘录”编写专家组组长。

© www.deutschlan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