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中国城杜伊斯堡

杜伊斯堡被誉为中国城。这是怎么来的?对该市中国事务专员和中国事务部负责人两个人的采访。

采访人:Martin Orth, 22.11.2021
直达:武汉至杜伊斯堡的班列
直达:武汉至杜伊斯堡的班列 © dpa

Markus Teuber 是杜伊斯堡市的中国事务专员,曾任港口公司(Hafen AG总经理。 Johannes Grünhage 中国事务部负责人,曾攻读东亚学,在上海工作,能说流利的中文。

Markus Teuber,杜伊斯堡市中国事务专员
Markus Teuber,杜伊斯堡市中国事务专员 © Uwe Köppen, Stadt Duisburg

Teuber 先生,为什么杜伊斯堡是唯一一个拥有中国事务专员的德国城市?

Teuber:很简单,因为杜伊斯堡与中国有着特殊的联系。 十年来,在“新丝绸之路”框架内,杜伊斯堡作为欧洲的中国物流枢纽而存在。每天都有装载着中国货物的列车到达杜伊斯堡港,这些货物被直接转运到欧洲20多个主要城市。正是出于这个原因,Sören Link(索伦·林克)市长在 2014 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后任命 Johannes Pflug(约翰内斯·普夫卢格)为中国事务专员。2021 年 5 月,我成为了他的继任者。不得不说,尽管有新冠疫情,我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

之所以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决定性因素是杜伊斯堡是欧洲最大的内港口,对吧?

Teuber:是的,但这只是间接因素。 因为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该港口已发展为一个与铁路密切连接的物流枢纽。目前,铁路的转口量高于航运。该港口与每个欧洲工业中心之间都有直接的火车线路。每天都有接驳列车从杜伊斯堡开往米兰、里昂、巴黎、伦敦、维也纳及布达佩斯等工业中心,有时一天还不止一班。大约有 100 条线路。另一方面,我们这个地区有大约 1000 万人和 150,000—200,000 家企业是中国商品的潜在客户。这可能是十年前杜伊斯堡成为欧洲枢纽的决定性因素。

一开始每周只有一趟火车,现在有40至60趟。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
Markus Teuber,杜伊斯堡市中国事务专员

事实和数据:列以怎样的频率运行,它们运些什么,增长有多快?

Teuber:最开始时每周只有一趟列车,需要行驶23到25天。现在每周有40到60趟列车,行驶时间为12到14天。这是巨大的增长。如果一切正常运行,就还有发展的空间。列车几乎可以运输所有中国制造的、体积不太大的东西。回程主要运输德国厂商在华生产基地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当然还有奶粉等其他产品。但去程返程并不是一比一的关系,返程的装载率在40%至60%之间。

听起来它们似乎可以解决当前的供应链问题......

Teuber: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也这么认为。但这条路线也已经超负荷了,因为必须要经过两个瓶颈:在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和白俄罗斯-波兰边境,集装箱必须重新装载,因为铁轨宽度不同。这限制了增长

Johannes Grünhage,中国事务部负责人
Johannes Grünhage,中国事务部负责人 © Uwe Köppen, Stadt Duisburg

Grünhage 先生,物流枢纽的成功对杜伊斯堡有什么影响?

Grünhage:这给杜伊斯堡带来巨大的繁荣。我们现在有100至120家中国企业和快速发展的华人群体。有1300名中国人居住在这座城市,2000多名中国学生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就读。不过杜伊斯堡与中国的交往早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杜伊斯堡是德国第一座与中国城市武汉缔结伙伴关系的城市,那是在1982 年。2023 年将是其 40 周年纪念,我们会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庆祝。

杜伊斯堡有多中国化?

Grünhage:华人群体主要居住在市中心,尤其是Neudorf区。这是一个位于火车总站,也就是市中心和大学之间的城区。中国元素切切实实地在这里生发。在这个城区穿行时,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你会看到很多自亚洲面孔、中国餐馆和商店。这在中国也已经传开了。尤其是因为习近平 2014 年访问这里时,中国媒体报道称杜伊斯堡是中国城。

© www.deutschlan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