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各具特色的“Kieze”:柏林的标志性街区

柏林犹如一幅由特色街区拼就的马赛克画卷,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即所谓的 “Kieze”。了解其中三个代表性街区。 

07.05.2025
三个街区,三个世界——多元、创意、国际化
三个街区,三个世界——多元、创意、国际化 © picture alliance / Caro

“Kieze”(街区)特指柏林那些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片区。这个源自柏林方言的词汇,描述的是历经数十年形成的邻里社区——它们构成了柏林城市认同的核心精髓。  

克罗伊茨贝格:政治、创意和狂野 

作为文化与思想的熔炉,克罗伊茨贝格被许多人视为柏林国际大都会生活的缩影。在 1990 年德国统一之前,该区位于西柏林的东部边缘,部分地区紧邻柏林墙。1980 年代,这里曾是占屋运动的核心地带,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量文艺工作者。在创意群体与移民社区的共同塑造下,克罗伊茨贝格逐渐成为另类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如今,在街头艺术、“Späti”(24 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土耳其超市与纯素小吃店交织的街巷中,生活着来自全球各地超过 15 万居民。 

视觉俱乐部 (Club der Visionaere):施普雷河畔的乡村风情
视觉俱乐部 (Club der Visionaere):施普雷河畔的乡村风情 © picture alliance / Global Travel Images

蜕变中的威丁:原真与质朴并存 

“威丁正在崛起”——多年来柏林人总带着几分调侃如此说道。在这座跃动的首都,这片街区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层面的变迁步伐,总比其他区域来得更为缓慢。大量老式街区、街道和“原汁原味的柏林”风貌在此得以留存。这个西部的传统工人阶层聚居区,至今仍保持着众多地道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巷。从承载历史的莱奥波德广场(坐落着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 1835 年建造的老拿撒勒教堂),到阿拉伯面包房,从柏林-施潘道运河河岸,到由旧火葬场改造的文化空间“Silent Green”:威丁始终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它早已自成风景。 

Cafe Pförtner:威丁区码头仓库里的闲适时光
Cafe Pförtner:威丁区码头仓库里的闲适时光 © picture alliance / Caro

普伦茨劳贝格:从文艺圣地到家庭绿洲 

其他街区截然不同:再没有哪个地方能像普伦茨劳贝格这般,见证两德统一后柏林的城市变迁。曾经东柏林艺术家的聚集地,如今随处可见年轻家庭漫步在修缮一新的老建筑街区——有机超市、咖啡馆和儿童游乐场遍布每个街角。这片被简称为“普伦茨贝格”的区域,既是柏林创业生态的热土,也是众多创意工作室的大本营。国际企业的入驻吸引了全球人才。但纵使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这里仍处处可见柏林的历史印记:从幽静的庭院建筑、文化场馆到前东德时期的典型住宅。无论是柏林墙公园的露天狂欢,还是陈列多语种文学的书店——普伦茨劳贝格以其独有的方式诠释着典型的柏林气质:多元化和国际化。 

游乐场、咖啡馆、老建筑:普伦茨劳贝格的田园风光
游乐场、咖啡馆、老建筑:普伦茨劳贝格的田园风光 © Adobe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