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就是波普文化
激发、讨论、联网:在re:publica数字大会期间,柏林成为数字世界的中心。以下是大会的议题和高潮。

re:publica数字大会有什么意义?
re:publica是欧洲探讨媒体文化、网络政策和技术趋势的最大规模的大会。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议题和与会者的多样性。博主、活跃人士、政界人士、企业家和艺术家在这里相聚一起,平起平坐。“它的吸引力在于,使互联网变得更人性化”,火狐总裁Mark Surman(马克·瑟曼)这样描述re:publica的魅力。2018年预期将有来自70个国家的9000多名与会者共同讨论数字化带来的影响。
Dieses YouTube-Video kann in einem neuen Tab abgespielt werden
YouTube öffnenre:publica 18的中心议题有哪些?
重点放在未来的劳动、参与和男女平等。与会者还将在分会场“We Can Work It Out”讨论数字化如何改变劳动世界,该活动已被纳入2018科学年中,获联邦科研部支持。“Tech for Good”议题板块则探讨如何使用App应用、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来为南半球伙伴国家开启新的发展前景。“Fe:male Digital Footprint”论坛则聚焦数字技术方面的女性专家,意欲改善女性在技术进步中的前景。
我们要让过滤气泡破裂。
估计将有多少人与会?
在19个讲台上,将有600名发言人介绍自己的论题。美国媒体学者Danah Boyd致开幕词。她指出算法如何能操控决策、改变社会。Chelsea Manning则是明星嘉宾。这位网络安全专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泄密者之一,曾把美军文件传递给Wikileaks解密平台,引发公众对某些弊端的关注,并为此付出了坐牢的代价。
POP这个口号背后是什么?
re:publica 18的口号具有多重涵义。它关联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体现出当时与现在的时代精神的相似性:庸常上升为艺术,人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成为明星,大规模传播使流行变得更流行。同时,“Pop”听起来又像气泡破裂的声音。应该打破那些把每个人禁锢在自己观念世界中的过滤气泡,从而让视野得到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