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杜塞尔多夫遇见赛博朋克

未来之境与创新高地:文化局长安吉丽卡·特拉西克解读了重庆为何成为当下热门目的地,以及这种热潮对杜塞尔多夫的意义。 

萨拉·坎宁 (Sarah Kanning)Interview: Sarah Kanning, 24.10.2025
重庆的城市景观独具特色。
重庆的城市景观独具特色。 © AdobeStock / Sean Pavone

中国西南部的超级大都市重庆被誉为全球最疯狂、最具未来感、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熠熠生辉的摩天大楼、多层立体的城市生活、穿楼而过的轨道交通,近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重庆热。对于许多年轻旅行者来说,这座超现实的“赛博朋克之城”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自 2004 年起,杜塞尔多夫与重庆结为友好城市,并开展了艺术家交流项目。我们特邀杜塞尔多夫文化局局长安吉丽卡·特拉西克 (Angélique Tracik),解读两座城市的特殊情谊。 

特拉西克女士,您个人最钟情重庆哪一点? 
安吉丽卡·特拉西克:最近一次造访重庆时,这座城市以其震撼的建筑、绚丽的色彩和令人目眩的立体景观彻底征服了我。缭绕的云雾间,摩天楼群与未来主义灯光艺术交织出独特氛围,既充满蓬勃生机,又饱含人间烟火气。传统底蕴、发展活力与视觉冲击力的完美融合,正是重庆的魅力所在。 

安吉丽卡·特拉西克现任杜塞尔多夫市文化局局长。
© Robert Freund

安吉丽卡·特拉西克现任杜塞尔多夫市文化局局长。 

此次友好城市交流项目包含艺术家交流计划。目前有哪些杜塞尔多夫艺术家正在重庆创作?他们在进行哪些艺术实践?
目前,杜塞尔多夫画家安东尼娅·弗莱斯布格 (Antonia Freisburger) 与媒体艺术家丹尼兹·萨里达斯 (Deniz Saridas) 正在重庆进行创作。安东尼娅·弗莱斯布格的艺术创作融合天体物理学与量子研究的前沿探索,其作品呈现出科学与艺术的交汇。丹尼兹·萨里达斯则通过艺术视角审视过渡空间、临界状态以及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期待他们满载独具特色的创作感悟与城市故事归来。去年我曾在重庆器·Haus 空间与两位艺术家会面。那里堪称激发灵感的创作圣地!世界各地艺术家在此碰撞思想,共同创作。

文化交流对艺术创作有何影响?能否举例说明这种交流带来的具体成果? 
对众多艺术家而言,与重庆的交流合作具有非凡价值。这种交流不仅拓展了人际网络,更能激发全新视角,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深化。 

在 2024 年的文化交流访问中,我在重庆遇见了艺术家伯纳德·兰格洛克 (Bernard Langerock),并参观了他的《灵感的力量》主题展览。他早在 2013 年就通过交流项目到访重庆。兰格洛克谈到,两种文化的碰撞总能催生崭新的创作形式——对他而言,正是在重庆首次尝试的水墨创作开启了全新的艺术方向。 

令我尤为关注的是,德国艺术家们在重庆获得了充沛的创作归属感。两座城市存在诸多共鸣:它们都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并分别拥有四川美术学院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这两所渊源深厚的顶尖艺术院校。 

安吉丽卡·特拉西克与重庆器·Haus 空间总监杨述会晤,双方共同推动艺术家交流计划。
安吉丽卡·特拉西克与重庆器·Haus 空间总监杨述会晤,双方共同推动艺术家交流计划。 © Landeshauptstadt Düsseldorf

珍贵纽带

杜塞尔多夫与这座拥有 3200 万人口的超级都市重庆之间的紧密联系,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便已建立。2004 年,两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此深化经贸往来。重庆被视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而作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的杜塞尔多夫,则是莱茵-鲁尔区的重要枢纽。2004 年,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 (CKD) 成立,这是杜塞尔多夫经济促进局、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和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的一项联合倡议。如今约有 700 家大中华区企业在杜塞尔多夫落户,主要集中于信息通信技术和创新能源领域,这其中离不开 CKD 的重要贡献。杜塞尔多夫由此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最重要的枢纽之一,这里活跃着规模可观、充满活力的华人社群:约有 7,000 名中国人居住在杜塞尔多夫。两座城市的美味联结同样令人称道:风靡山城的重庆火锅,如今已成为杜塞尔多夫美食图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