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思想的工坊

关于注重品质的图书出版社

09.09.2013
picture-alliance/dpa - Publishers
picture-alliance/dpa - Publishers © picture-alliance/dpa - Publishers

关于注重品质的图书出版社

给图书写悼词,现在无疑还太早。即使Kindle和Tolino电子书、平板电脑阅读器和智能手机最适合给这个西方世界最经久不衰的媒介唱送葬歌,即使如Sascha Lobo之流的网络上师认为书籍不过是“贩卖字母”的偶然媒介,对于热爱精美珍贵书籍的人来说,德国是一个梦想之国。近观德国图书市场上那些早已被宣布死亡的,由硬纸板、胶结剂、亚麻布或皮革装订的字母集合,人们会看到一种巨大的生命力,看到在电子阅读媒介的经济意义日益增长的今天,文本的物理呈现方式与读者感受密切联系的意识是如何出现的。也许《格雷的阴影》之类的书无妨用Kindle或者iPad看,但对于非常多的文本来说,它们接触读者眼睛(还有手!)的方式绝非无关紧要。毕竟,人们品尝美酒也不愿意用塑料杯。

Hans Magnus Enzensberger缔造的“Die Andere Bibliothek(另一个图书馆)”丛书被视为德国出版世界中的宝地。它动荡的历史讲述着德国图书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的许多故事。Franz Greno和Enzensberger从1984年起每月出版一本自己设计的铅字排版印刷图书,当时主要是为了对抗千篇一律和麻木不仁的设计。价格低廉的计算机排版在上世纪70年代消解了传统技术,但最初并不足以在图书和其内容之间建立字体、排版和装帧方面的设计整体。内尔特林根工坊的作品完美地证明了传统技术的优势,印出了无数大师之作,例如Enzensberger倍受赞誉的《诗之水印》(Wasserzeichen der Poesie)或Christoph Ransmayr的史诗小说《最后的世界》(Die letzte Welt),该书的初版在收藏圈中受到追捧。

到了千年之交,则有Greno展示如何使用数字技术制作出亲近读者、字体悦目而触手质感的图书。但告别铅字排版却也并不能改变“另一个图书馆”丛书中只有少量图书在经济上能够承担的状况。大多数图书的销量都不足5000册。Eichborn出版社破产后,“世间最美的丛书”(《时代》周报言)两年来转由柏林Aufbau出版社出版。如今每册图书都由不同的书籍艺术家来设计,但新任出版人Christian Döring仍恪守Enzensberger的信条:“我们只印刷我们自己愿意阅读的书籍。”

精神与视觉享受相结合的要求,区分了装帧性的、为内容传递服务的图书艺术和完全的图书艺术品。对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任Alexandra Sender来说,在走钢丝间做出判断是家常便饭了。这个成立于1965年的基金会旨在对德国图书产品进行批判的跟踪审视。涉及的主要还是消费性图书。在年度竞赛“德国最美的书 -- 装帧、设计和加工典范”中,一个由出版者、设计者和图书专业人士组成的独立评审委员会对图书的多方面美学和功能要求以及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进行嘉奖。

在图书市场上,评委会鉴定的当然只能是九牛一毛。在每年约8.6万种新出版图书中,2013年由各大出版社送来参赛的只有700多种,但也涵盖广泛,包括了从高品质实验性装帧的艺术图书、小说和学术专业书籍,直到装帧典范的儿童读物。从评委会的鉴定表可以看出,一本图书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的整体艺术品:从纸张质量开始,到装订材料,到边角、书槽、切边,直到印刷的可读性。他们还观察版芯,寻找页首页尾的孤行,评价对比度、行距和字体选择的合理性。还有图书给评委们带来的触感和阅读感受。

当然这些书一般是上不了《明镜》周刊畅销书榜的。但作为“靠近艺术边缘的顶尖作品”,它们也绝不仅仅是被恋书癖们宠溺的娇兰,它们是“行业的鼓舞”(Alexandra Sender言),是受人瞩目的质量标准。在大面积的零售书店中,参赛的书只能占到很小的一部分,而竞赛却对德国图书质量有着巨大的意义。获奖的作品是一种隐藏的发动机,要到连大批量产品的质量都显著下滑,人们才会注意到它的缺失。

如果你注意到了S. Fischer出版社霍夫曼斯塔尔全集或托马斯·曼作品集的惊人价值,如果你翻阅Prestel出版的滚石乐队精装册子心绪难平,你就会看到,大型出版集团同样会要求自己成为思想的工坊,不过与这个要求相联系的,是通过其强大的销售能力,提高印数来降低单册成本。印数会带来风险。通过国际联合出版,如在Prestel出版社或总是喜欢出版华丽大开本的Taschen(袖珍)出版社,印数风险可以被降到最低。

因此,满怀理想主义为精美图书而奋斗的,往往是勇敢的小型出版社。如哥廷根出版商Thedel von Wallmoden就以新的、由作者自行设计的“书籍美学”丛书证明了现代性、数字印刷前期工作和高超的手工技能之间绝无矛盾。虽然Wallstein出版社的许多产品也以电子书形式出版,但出版人坚信:“书籍的形式与其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书籍就是内容本身的一部分。”

美因茨的出版商Bertram Schmidt-Friderichs也相信,即使在古滕堡革命500年后,高品质的书籍制作也还是可盈利的。他的出版社计划是一个富有创意的神奇锦囊,带来惊喜,确立标准。Schmidt-Friderichs和他担任本届“图书艺术基金会”董事会主席的夫人Karin都是为审美与功能兼顾的书籍装帧而斗争的主角。

在城外的工业区,远离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因茨老城,这个出版社和在北海和阿尔卑斯山之间的许多其他出版社一起,延续着那位在近代早期以其发明使美因茨成为书籍印刷革命中心的前辈的事业。Johannes Gensfleisch,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古滕堡,应该对自己的继承者表示满意。图书的生命力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