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果学习
德国的研究人员从大自然中汲取创意,开发出创新技术。

松果启发的智能遮阳系统
无论烈日或阴凉:松果通过可活动的鳞片适应天气变化,全程零能耗。受此启发,“Solar Gate”建筑遮阳系统应运而生。
Dieses YouTube-Video kann in einem neuen Tab abgespielt werden
YouTube öffnen斯图加特大学和弗莱堡大学的一个团队成功地用标准 3D 打印机复制了植物组织中的纤维素结构。他们将生物原型的功能性与稳定性转化为建筑遮阳系统。这套自供能装置可智能调节以适应多变气候。
以鱼类为灵感的抓取机器人

弗劳恩霍夫材料与光束技术研究所 IWS 的科研团队在 BioGrip 项目中,开发出一种仿生抓取机构。该装置能像自然界生物那样牢固抓握物体却不会造成损伤。未来采摘机器人可以轻柔摘下草莓而不压坏果实,探测车也能在遥远星球或深海安全获取未知的敏感样本。研究灵感源自某些鱼类的鱼鳍:它们在受压时不会退缩,反而会向反方向运动形成稳定夹持。
从水中过滤微塑料

鱼类也为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灵感。他们致力于过滤通过洗衣机进入河流和海洋的微塑料。这需要一种能截留五毫米以下微小塑料颗粒的过滤器。例如,滤食性鱼类能够从水中过滤出微小颗粒。波恩研究团队在“FishFlow”项目中研究了多种鱼类的鳃系统,并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了模型。基于这一技术,未来有望开发出新型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