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Ulrich Fuchs,欧洲文化之都马赛的组委会副主任,接受《德国》杂志访谈

这位德国的文化经理人谈论文化是欧洲文化之都马赛发展的发动机。

19.06.2013
Ulrich Fuchs, Marseille
© picture-alliance - Ulrich Fuchs, Marseille

Fuchs先生,此前,欧洲文化之都马赛背负暴力、毒品黑手党和帮派争斗温床的恶名。一个文化项目就能长期扭转这座都市的形象吗?

一座城市的坏名声是成为文化之都的一个理想前提。欧盟所授予的这个称号并不是一个奖项,不是授予一位王子的第二个王冠,而是一种让青蛙变成王子的奖学金。迄今,那些城市在成为文化之都前都有着相似的困难。我们的目的是改变现实和人们的内心,把文化作为发展的引擎。格拉斯哥人说,如果没有13年前的那个头衔,他们绝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出危机。里尔市市长则表示,成为文化之都使城市发展加快了10年。这也是“马赛-普罗旺斯2013”所期望的。

马赛不仅是欧洲通往地中海地区的门户,也是一个移民的焦点地区……

这也与欧洲大陆的丰富性有关。在地理上,马赛离阿尔及尔比离巴黎更近,这座城市因此拥有特殊的个性,这也是马赛-普罗旺斯地区获得这一头衔的原因之一。“马赛-普罗旺斯2013”的活动安排和新的博物馆建筑都特别强调了“地中海”这个方面,例如,我们与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家们开展了多项合作。在900项活动中,这是一条重要的主线。

法国人为他们的文化之都选了一名德国人担任组委会副主任。德法在50年前缔结了友谊,这在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吗?

我们围绕德法历史这个充满矛盾的主题安排了许多活动,这让我感到有点自豪。有时,历史的巧合令人难以置信:2013年1月22日是《爱丽舍条约》签订50周年庆典。而1月23日是马赛最古老的城区“篓筐老城”被纳粹摧毁70周年。当时,那里的居民们被送往集中营。许多德国人都不知道这个事情,有些法国人也不知道。在“回忆录-流亡”系列中,我们涉及了这一事件。我特别在意的一个项目是纪念步道“就在这儿”,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马赛城市历史为主题,类似于德国城市中为纪念被纳粹杀害的犹太公民而安放的 “绊脚石”。此外,今年全年都将举办相关活动,如有关德国占领以及抵抗运动的展览。新的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文明博物馆(MuCEM)开馆后,于6月举办为期两天的“经过马赛”活动,包括放映René Alliot的影片《经过》(Transit)、举办Anna Seghers(安娜·西格斯)同名小说的朗读会以及展出20世纪40年代的图片,当时马赛成为来自纳粹占领国家的难民的逃亡地和据点。

艾克斯-普罗旺斯附近的旧法国米勒斯集中营也将举办活动。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人们纪念和讨论的地点,2012年9月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1939年起,在维希政府的命令下,这座旧砖窑中曾关押了所有的德国居民,其中包括许多犹太移民和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如Lion Feuchtwanger和Alfred Kantorowicz。后来这里成为驱逐出境的过渡营之一。纪念活动是为了呼吁不要让这些事件重演。我们在那里的活动还包括当时被在这里关押过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展,如Max Ernst、Hans Bellmer、Wols以及Anton Räderscheidt。

德法两国这样回顾历史的效果如何?

效果非常好。马赛人 -- 包括对此给予极大尊重并热情合作的政治家 -- 嘉奖这种责任心,我个人对于许多项目也都怀着这份责任心。过去的抵抗战士们特别表示了谢意。作为一个战后出生的德国人,我认为,不能忽视这个时期,这是不言而喻的。

有许多项目是您与歌德学院一起组织的?

马赛成为文化之都,这也很幸运地促成了歌德学院重设于1997年关闭的马赛分支机构。这是干劲十足的巴黎歌德学院院长Joachim Umlauf的一项成就。“马赛-普罗旺斯2013”成为歌德学院重返马赛的契机。这很好地说明了文化之都的可持续性。

谈到可持续性:这个巨大的文化焰火燃放过后还会留下些什么?

如果我们的预算能使那些新的文化场馆 -- 如巴黎以外的第一座国家博物馆欧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馆 -- 在2013年后持续运营,我们在可持续性方面就已经成果卓著了。无论如何,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和城市设计项目的投资已达6.8亿欧元,这表明马赛已经与国家、地区和政府部门一起做出了巨大努力。您只要想想当前欧洲最大的城市发展项目“欧洲-地中海”,它改造了整整一个城区。第二点是,这座城市要继续维持并推进国际开放。里尔每两年在当地工业界的支持下组织一次双年展,以此为榜样,将来马赛也将定期举办国际活动,纪念“马赛-普罗旺斯2013”,并延续地中海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