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乐于助人的浪潮 -- 为难民的倡议行动

在德国各地,志愿者、部委、组织、基金会和社团为抵达的难民提供援助。项目的数量众多。精选。

30.12.2015

工作

“欢迎领航”(Willkommenslotsen)

医生、手工业者、工程师:有些难民素质很高。企业和难民怎样才能找到彼此?联邦经济部发起的倡议行动“欢迎领航”为难民和中小企业做中介。

www.bmwi.de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资助

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基金会以“新人”(Ankommer)项目为14家初创企业提供支持。所有的初创团队都致力于帮助难民融入劳动力市场。资助包括价值12500欧元的服务。

www.kfw.de

 

学校

“欢迎班”

难民儿童在德国也享受义务教育。在柏林,孩子们首先在“欢迎班”中学习新的语言。一旦他们掌握了德语就转入普通班级。

 

“START”奖学金

许多年轻的难民都想有高中文凭。赫尔提基金会的“START”奖学金为他们提供支持。难民能藉此接受教育服务等。

www.start-stiftung.de

 

“全球学术经验”(Academic Experience Worldwide)

在“全球学术经验”中,德国的大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平等交往。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建立的这个平台的核心是学生和避难申请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活动。前来避难的学者能由此融入高校环境。

www.aeworldwide.de

 

学习/高校

面向有才华者的倡议行动

联邦政府于1992年发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学术难民倡议行动”,简称DAFI。特别有才华的难民能因此获得上大学的机会。

www.unhcr.de/unhcr/dafi

 

为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菲利普·施瓦茨倡议行动为受迫害的学者提供未来前景。这个由外交部会同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和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的项目为德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支持,使它们能接受国外研究人员访学一段时间。

www.humboldt-foundation.de

 

无声大学(Silent University)

有学术背景的难民在无声大学为别的难民和许多其他感兴趣的人授课。第一家机构于2012年在伦敦设立,目前,分支机构主要位于汉堡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www.thesilentuniversity.org

 

住宿

分散居住

在鲁尔河畔米尔海姆,难民和当地居民比邻而居:难民被尽可能地安置在位于城市各处的公寓居住。事实证明这有助于共同生活。

 

“欢迎难民”(Flüchtlinge Willkommen)

“欢迎难民”平台把寻求庇护者介绍到集体宿舍。在奥格斯堡的都市大酒店,难民和游客住在同一屋檐下。房间旁边就有艺术工作室和一家咖啡馆。这能使难民很好地融入。

www.fluechtlinge-willkommen.de

 

语言

歌德学院的倡议行动

歌德学院在国外为难民组织多种项目,例如在约旦启动了一个面向儿童的朗读项目,在黎巴嫩贝卡谷地建立了一所流动音乐学校,在土耳其上演木偶剧。这样,年轻的难民们能更好地克服恐惧。

www.goethe.de

 

“短语手册”(Phrasenbuch)

难民和莱比锡大学的援助者创设了一个包含重要关键词的在线“短语手册”,它能以音频文件的形式用多种语言播放有关在政府部门和医生那里的对话场景。

www.miteinander-phrasenbuch.de

 

“语言大使”

向中小学生学习有时会特别有帮助。因此有些学校设有“语言大使”。这些中小学生用业余时间授课,帮助人们学习德语,班里大部分是难民。

 

口译人才库

美因茨大学建立了一个口译人才库:大学生和教师帮助难民与社会机构交流。

www.fb06.uni-mainz.de

 

志愿教师

如果能说德语,难民的日常生活将十分便利。在许多城市中,志愿语言教师为难民们上德语课。

 

多媒体

“德国之声”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爱情、阴谋、学习和工作:“德国之声”(DW)的长篇连续剧《Jojo找幸福》(Jojo sucht das Glück)涉及到方方面面,就像许多人的日常生活。这部电视剧中还包括了有关德国的信息,“德国之声”以此向人们展示如何在德国生活。

www.dw.com

 

欢迎应用

紧急情况救助、有关城市的信息、申请避难程序的咨询 -- 这一切都能在智能手机的“德国欢迎应用”(Welcome App Germany)中找到。这款免费应用有德语、英语和阿拉伯语版本。

www.welcome-app-concept.de

 

歌德学院的服务

歌德学院通过单词练习应用、词汇应用以及在线自学程序等免费互动工具帮助难民学德语。

www.goethe.de/willkommen

 

为难民播新闻

12点差5分,每天两次,欧洲广播室(Funkhaus Europa)为难民播送5分钟的新闻节目,用阿拉伯语和英语提供有关众多时事话题的信息:从德国目前的情况到健康、法律、融入方面的具体服务及志愿倡议行动,直至有关避难路径的消息。

www.funkhauseuropa.de

 

《家庭焦点》(Heimfocus)杂志

《家庭焦点》杂志的读者能知晓难民如何看这个世界。这本杂志每3个月出版一期,得到“支持避难”(Pro Asyl)组织、维尔茨堡市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家庭焦点》让难民自己进行报道,而不是报道难民。该杂志由女记者Addis Mulugeta(亚迪斯·姆鲁杰塔)创办,她于2009年底从埃塞俄比亚逃亡到德国。

www.heimfocus.net

 

“医疗网络”(Medinetz)健康服务

马格德堡的医学生为难民提供当面咨询。这一倡议行动名叫 “医疗网络”,青年医生志愿为病人介绍专科医生。这些医生的治疗是免费并匿名的。

 

马耳他骑士救护中心的帮助

在14座德国城市设有“马耳他骑士救护中心移民医疗”(Malteser Migranten Medizin)。没有有效居留身份以及没有医疗保险的人能在这里找到医生为其进行初步检查和急救。

www.malteser-migranten-medizin.de

 

创伤治疗

德国各地的创伤治疗师帮助难民应对自己的经历。例如在杜塞尔多夫的“难民心理社会中心”(Psychosozialen Zentrum für Flüchtlinge)每年为大约400人提供支持。

www.psz-duesseldorf.de

 

日常生活

“从交个朋友开始”(Start with a friend)

“从交个朋友开始”倡议行动把柏林市民和难民聚到一起。面对面交流的伙伴们一起探索这座城市,讲德语、学德语,以及处理行政程序。

www.start-with-a-friend.de

 

面向女性的融入课程

联邦移民与难民署(BAMF)专门为女性提供一项融入课程。女性难民和移民学习德语最多达960课时。课时安排中还包括日常知识以及法律规定、文化和德国历史的概况。

www.bamf.de

 

“亚琛的援手”(Aachener Hände)

他们是年轻难民的重要支撑:“亚琛的援手”志愿倡议行动承担起无陪伴未成年难民的教养责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帮助、在学习方面提供支持并扮演陌生文化中的领路人角色。

www.aachener-haende.de

 

“做吧!”(Do it!)

乌珀塔尔的项目“做吧!”又更进了一步:援助人员成为无陪伴未成年难民的志愿监护人。他们关心这些难民的上学、与年龄相宜的居住、健康以及法律方面的问题。

www.do-it-transfer.de

 

“超越烹调”(Über den Tellerrand)

在“超越烹调”倡议行动中,难民和课程参与者一起制作菜肴。厨师们演示在其家乡如何烹制套餐。这些课程也让人们得以了解其他文化。

www.ueberdentellerrand.org

 

„jal ALB“

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儿童节郊游:汉堡的“jal ALB”团体让难民能在应急住宿地郊游,由此让他们感受到欢迎,暂时忘却日常生活。

www.jal-alb.de

 

“1:0 -- 欢迎”(1:0 für ein Willkommen)

德国足协以“1:0 -- 欢迎”项目为接受难民的专业和业余俱乐部提供支持。

www.dfb.de

 

文化

“欢迎乐感”(Welcomegrooves)

“欢迎乐感”项目用音乐的方式帮助难民学习德语。该项目提供的6个在线课程,目前有24种语言,都配上了轻松愉快的音乐。这个项目得到了70多名来自音乐、语言和文字、设计、技术以及社交媒体领域的志愿者的支持。

www.welcomegrooves.de

 

“欢乐舞蹈”(Freudentanz)

难民儿童们在慕尼黑社会工作者Eva-Maria Weigert(爱娃-玛丽亚·维格特)的同名项目中表演完全自创的“欢乐舞蹈”。少年难民们在舞蹈中学习尽情享受自己的感受,减少恐惧。他们在游乐中学会相互尊重,萌生自我价值感。

www.freudentanz.net

 

“缤纷画作”(Krass)

他们的画有丰富的色彩。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克拉斯”注册协会使年轻艺术家能在一个流动工作室中以创作的方式自我宣泄。每周,艺术家、艺术治疗师和志愿者带着人们捐赠的材料来到6家难民收容所。难民儿童通过他们的画作来应对自己的创伤,表达自己的经历。

www.krass-ev.de

 

开放工作室

2014年9月,土耳其裔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治疗师Hasan Deveci(哈桑·戴维奇)第一次向少年画者们敞开自己的工作室大门。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儿童们将借助绘画表达他们的经历,这样就能更好地应对它们。

www.hhdeveci.de

 

法律咨询

“难民法律诊所”(Refugee Law Clinic)

许多移民负担不起律师的费用。在一些德国高校因此出现了其他选择:学生提供的法律咨询,即“难民法律诊所”,为难民提供免费援助。例如,他们陪伴寻求援助者办理行政手续。这些青年法律工作者还帮助他们的客户处理与行政机构之间的信件往来,或者对司法内容进行审核。目前德国有大约20家这样的法律诊所,还有许多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