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德国在联合国

德国申请2019~2020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29.11.2016
© dpa/Michael Kappeler - United Nations

1973年,Willy Brandt(维利·勃兰特)在联合国全体大会发言;他是首位在联合国全体大会发言的德国联邦总理。这对德国而言是个伟大的时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时还有民主德国——加入了这个在二战废墟上建立、为回应德国侵略而产生的世界组织。重新加入联合国,是重返国家共同体的最重要的标志。可以想象,Brandt当时很动容地说:“在一个越来越相互依靠和依赖的世界里,和平政策不应该仅仅驻足在自己家门口。”

如今,40多年过去了,Brandt的话丝毫没有失去其现实性。它仍然非常恰当地描述了,为什么联合国政策是德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因为,尽管受到了某些批评,联合国仍制定了一个国际秩序框架;如果没有这个框架,国际社会将又会倒退到民族国家盛行的19世纪。自加入联合国起,德国在战争和和平问题上就一直顺应联合国制定的框架。

为人权而行动

德国在联合国采取的积极行动包括其在全世界为了人权而进行的努力。这是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它特别关注妇女和儿童的权利以及获取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条件的人权要求。德国是最大的发展援助伙伴之一,它坚信,和平和安全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持久的保障。

不论是财政上还是政治上,德国都为联合国做出了可观的贡献。例证之一是德国长期致力于安理会改革,因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的架构和它们的否决权不再反映21世纪的世界力量格局。然而改革很艰难,至今也没有在联合国内达成所需要的统一意见,所以德国定期申请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这次,德国申请2019~2020年第六次担任为期两年的这一席位。安理会除了常任理事国,还一直设置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其中三个来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西欧及其他西方世界各两个,东欧一个。

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德国始终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它是第四大联合国会费缴纳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不仅在联合国预算方面,在维和的资金投入方面,德国也是名列第四。联邦政府在2016~2017年的这两项支出共计13多亿美元。多年来,德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有500多名德国士兵和30多名德国警察在联合国旗帜下效力。此外,还有3000多名德国人在联合国委托的使命中,比如北约,执行任务。

世界需要克服的危机越来越多,受苦受难的人数也在增多。他们往往会因为冲突和驱逐,或者瘟疫和自然灾害而逃离家园。德国仅2016年就为人道主义援助支出近12亿美元,是这方面的第三大援助国。此外还有德国官方的与发展相关的支出近178亿欧元,用于资助全世界的项目和计划,其领域从可再生能源、疫苗运动、教育到森林保护。德国国内也有联合国的身影,主要集中在波恩的联合国区,全德国28个联合国机构中的19个都驻扎在那里。

“和平-公正-创新-伙伴关系”

德国是多元文化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因此也一直是联合国最可靠的伙伴。不论在应对中东冲突、促进《2030议程》,还是推动国际气候保护中,德国的外交政策都嵌入在由各种国际委员会、谈判和协约构成的紧密网络中。因此,联邦政府非常有意识地用了这样一句口号来申请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和平-公正-创新-伙伴关系”。这个口号恰当地概括了德国在21世纪的联合国政策的目标。

© www.deutschlan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