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非全时素食者

Jürgen Ziemer自问,德国人对香肠和肉排的胃口去哪儿了。

20.06.2013
© picture-alliance/dpa - Nutrition

过去,周日烧烤在我们家是神圣的一餐。它是经济奇迹的缩影,是精致美食的化身。我母亲像摆放战利品一般把她的“作品”放到餐桌中间:它有时是金黄色的、裹了面包屑的炸肉排,有时是味道浓烈的、填满洋葱和培根的烤肉卷,或是我最爱吃的脆皮烤鸡配滴着油的炸薯条。色拉只是配角。烤肉时淌出来的油脂被大量地浇在土豆上。我们甚至不忌讳肉排边上滑腻的肥肉。那是洋溢着饕餮热情的纯真年代。我们吃自己爱吃的东西,主要是:肉。

 

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肉在德国不再是身份的象征。除含糖过高的软饮料外,肉也成了典型的不健康食物。新的共识是:只有狠心的父母才会强迫孩子吃肉排。曾是德国餐饮民俗基本组成部分的烤香肠摊儿越来越少见了,而同时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刻意地看似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其实我很少吃肉了。”这很奇怪。在国外,人们始终把我们当作香肠专家和肉排行家,但在德国,三分之二的女性和将近40%的男性认为自己是“非全时素食者”。至少福尔萨民调机构一项研究的结果是这样的。如今,成为身份象征的不再是周日的烤肉,而是对它有节制的放弃。出于对尽可能长、尽可能健康的生命的期望,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到有机食品超市购物。如果要上肉菜,那拜托要用上幸福的母牛和快乐的散养鸡。

 

这听起来很合理。毕竟有太多的丑闻与肉 -- 它在德国始终都卖得很便宜-- 联系在一起:夹肉饼中的“变质肉”,牛排中的疯牛病毒,尤其是大型动物养殖场定期成为负面头条的主角。并不仅仅是出于对自身健康的担忧,许多人觉得杀害动物根本就是不道德的。除了美国人Jonathan Safran Foer的讨伐檄文《吃动物》,还有德国女作家Karen Duve的自我尝试《体面地吃》中主张的一种观念转变:当人们知道那些后,在超市肉柜前便难以忘怀小牛犊的大眼睛。但有些人有点儿偏离了目标。例如纯素食者。为了问心无愧,为了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这个缓慢但稳定增长的群体放弃一切动物制品:不吃烤肉,不吃奶酪,不吃鸡蛋,不吃蜂蜜,当然也不穿皮鞋,不用獾毛剃须刷。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简单。最近,一位纯素食的女友不得不饿着肚子退回一盘看上去非常美味的色拉。因为富有责任心的侍者向她透露:“恐怕调味汁中有一小滴牛奶……”牛奶,在纯素食者看来,也是一种源自对动物的剥削和奴役的产品。

 

当然,夏季的果园和菜地里有无数美味佳肴。阿尔卑斯山和北海之间的餐桌即便没有肉和香肠也能很丰盛。目前我也是一个爱那么说的人:“其实我很少吃肉了……”只是有些时候,当烤大蒜的气味与源自有机农场的烤肉的香气糅合在一起,我相信:理性和伦理原则是好东西,但我们至少应当偶尔听从一下我们的口腹之欲。

 

Jürgen Ziemer住在汉堡,为《时代》周报和《滚石》等杂志撰稿。作为烹饪爱好者,他主要尝试意大利菜和泰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