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活图景
两部新传记将歌德和毕希纳带入现代 -- 传记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遥远而亲近的侯爵诗人。现在的确不缺关于德国侯爵诗人第一人歌德的各种传记和二手文献。不过像Rüdiger Safranskis(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那样撰写的长达725页关于Johann Wolfgang Goethe(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歌德 -- 生命的艺术之作》(„Goethe – Kunstwerk des Lebens“,Hanser出版社),我们还是缺的。“Rüdiger Safranski成功地让读者再次完全爱上歌德”,《时代》周报如此总结说。
Safranski,是哲学家,也是席勒和尼采著名传记作者,他埋头歌德的著作、书信和日记中深挖。最后,他用优秀的语言展现了一幅这位古典作家非常生动的图画,让歌德显得不再脱离现实,而是非常有当代感。
现代主义先驱。Georg Büchner(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年出生,年仅23岁便去世。可他却在三部几乎不超过200页的戏剧和小说《棱茨》里留下了一部雄辩的作品。Hermann Kurzke甚至视Büchner为思考人类存在基础的现代主义先驱,“带着倔强和愿望改变世界,也必须接受世界的厄运。”
这位已经退休的美因茨日耳曼语言文学教授还撰写了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格奥尔格·毕希纳 -- 一个天才的故事》(„Georg Büchner – Geschichte eines Genies“ ,C.H.Beck出版社)。该部传记虽然每个细节都有根有据,但它与其说是一本通俗书籍,还不如说其自身就是一部文学作品。Kurzke认为这是近似传记的独特形式。在缺少事实数据的地方,Safranski会进行设想、做出解读,甚至发挥想象。绝对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