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独角兽企业的沃土

德国初创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甚至估值超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也在增多。  

Axel Novak , 26.06.2025
德国正掀起创业热潮。
德国正掀起创业热潮。 © iStock / Peopleimages

实现自己的创意并全力投入——这是许多创业者的梦想。在德国,越来越多人正积极投身于这一梦想的实现:2024 年成立了 2766 家初创企业,比上一年增加了 11%。这些企业涉及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展现出技术创新的蓬勃生机——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可持续交通,到智能农业科技。 

Dieses YouTube-Video kann in einem neuen Tab abgespielt werden

YouTube öffnen

第三方内容

我们使用 YouTube 嵌入内容,可能会收集有关您的活动数据。请核对详细内容并接受服务,以查看这些内容。

打开《同意声明》

Piwik is not available or is blocked. Please check your adblocker settings.

Quantune 为例,这家成立于 2020 年的柏林初创企业开发出了可佩戴于手腕的微型光谱仪,能简便快速地实时检测葡萄糖、乳酸、胆固醇或尿酸等生物标志物。这家数字医疗企业已屡获殊荣,其中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为其颁发了“KfW 创业奖”。尤为重要的是:该初创公司已成功完成首轮融资。 

柏林对创业者而言:创意无限、成本优越、国际多元 

柏林早已成为德国创业生态的核心地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设计师和商业专业人士都被吸引到施普雷河畔。每三位创业者中就有一位具有国际背景。为何德国首都如此具有吸引力?答案很简单:柏林不仅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还拥有一项显著优势:这里汇聚了众多德国风险投资机构。

就在十年前,风险投资在德国还很少见。许多创新企业在初创阶段后便纷纷迁往海外。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早期融资渠道畅通无阻,大量私人资本正涌入年轻企业。联邦政府、各州及地方政府也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支持。到 2030 年,政府的未来基金将为初创企业提供 100 亿欧元。即便在后续发展阶段,资本方与初创企业的对接渠道也日益丰富,欧盟层面即将推出更多支持措施。“欧洲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是本土初创企业获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德国初创企业协会的塞巴斯蒂安·波洛克 (Sebastian Pollok) 指出。“上市不仅能增强德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更能为初创企业构建自给自足的融资生态循环。” 

来自初创企业协会的塞巴斯蒂安·波洛克
来自初创企业协会的塞巴斯蒂安·波洛克 © Startup Verband

易北河畔的萨克森硅谷 

镜头转向德累斯顿:在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顿,初创企业 Bitteiler 正崭露头角。这家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孵化出的企业,开发出利用人工智能压缩传感器数据的软件。“这意味着客户无需升级基础设施,就能部署更多传感器、获取更优质数据并训练更强大的 AI 模型。”创始人马鲁阿·塔古提 (Maroua Taghouti) 在领英上解释道。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和机器人领域。虽然团队规模不足十人,但 Bitteiler 已亮相 2025 年 4 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这个堪称德国工业最高规格的展示平台。 

同时,Bitteiler 的成功印证了德国非大都市区域创新生态的活力。仅萨克森州过去几年就涌现近 700 家初创企业,其中包括估值超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Staffbase 和 Sunfire。如今,德累斯顿已成为“萨克森硅谷”,欧洲领先的微电子产业集群之一。英飞凌、博世、格罗方德等跨国巨头与中小型企业、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及亥姆霍兹协会等科研机构形成协同创新网络,持续催生新型商业模式。此外,德累斯顿的生活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这为创业者提供了财务上的灵活空间。 

历史底蕴中的高科技:德累斯顿已形成微电子产业集群。
历史底蕴中的高科技:德累斯顿已形成微电子产业集群。 © iStock

慕尼黑密集的创新网络 

相比之下,慕尼黑的生活成本更高。这座受欢迎的巴伐利亚州首府在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 周边构建了一个高效、密集且极其成功的创业生态系统。《金融时报》最近再次将当地的创业中心 UnternehmerTUM 评为欧洲第一。 

慕尼黑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原型开发、风险投资支持,还为未来的企业管理者提供行为建议。其优势在于庞大的合作网络,将空客、宝马等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高校、投资机构和政府部门紧密联结。在慕尼黑,基于科学或工程技术的深度创新项目拥有最佳发展机遇。 

慕尼黑工业大学系统性培育创业项目。
慕尼黑工业大学系统性培育创业项目。 © Astrid Eckert, Muenchen

天时地利的创意 

Helsing 公司为例:该公司成立于 2021 年,为军事应用开发人工智能软件。自 2022 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Helsing 的无人机便投入战场使用。2024 年,公司获得了 4.5 亿欧元的融资。公司目前员工超 400 人,估值达 50 亿欧元,  

短时间内跃升为德国独角兽企业之一。近年来,德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达到 28 家。“近年来,德国和欧洲的独角兽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德国初创企业协会主席维雷娜·保斯德 (Verena Pausder) 指出:“这正是我们创新实力的明证。” 

但成功并非必然。拉斐尔·拉古纳·德拉维拉 (Rafael Laguna de la Vera) 认为,年轻企业腾飞取决于三大要素:“正确的心态、创新热情和冒险精神。”拉古纳·德拉维拉领导着联邦颠覆性创新署 (SPRIND),该署自 2019 年起致力于发现、培育并资助创新项目。其以高效、去官僚化和精准支持著称——仅 2024 年资助额就达 2.2 亿欧元。“创业黄金时代 2.0 即将到来。”拉古纳·德拉维拉对此深信不疑。 

意料之外的助力正来自美国。这位 SPRIND 署长指出,特朗普的限制性政策可能削弱美国原本极具吸引力的国际化文化模式:“过去所有顶尖人才都向往美国,如今形势正在转变。”当前局势为德国和欧洲孕育更多潜力初创企业提供了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