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新闻业的未来何在?

 “打破障碍,搭建桥梁”——2025 年全球媒体论坛以此为议题,汇聚国际媒体人展开深度讨论。 

Christina Henning, 08.07.2025
2025 年全球媒体论坛于波恩举行,为期两天。
2025 年全球媒体论坛于波恩举行,为期两天。 © DW

波恩联邦艺术大厅内,不同语言的声浪交织,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摩肩接踵。现场氛围热烈而充满共同使命感:捍卫新闻业免受日益严峻的威胁。约 1700 名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媒体从业者应德国之声 (DW) 邀请,以“打破障碍,搭建桥梁”为主题展开对话,共同寻求破局之道。 

新闻业的未来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联邦及欧洲事务、国际关系和媒体部长纳塔纳埃尔·利明斯基 (Nathanael Liminski) 指出,“危机、战争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特征。面对这些挑战,他认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保障独立新闻业的未来?公众可以直接提出具体建议:听众可以通过二维码参与台上的讨论。“自由访问”、“透明度”、“客观性”乃至最直白的“资金支持”,成为公众心中媒体保持影响力的关键答案。 

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
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 © DW

人工智能和虚假信息带来的挑战 

新闻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应对人工智能 (AI) 的冲击。在全球媒体论坛首日,多场专题讨论和研讨会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议题。利明斯基部长主张对人工智能实施监管,强调必须保护作者和原创者免受 AI 侵害,同时遏制虚假信息的无序传播。  

欧盟扩张与欧洲睦邻政策专员玛尔塔·科斯 (Marta Kos) 针对社交媒体算法一针见血地指出:“谎言是廉价的,而揭露真相却是昂贵的。”虚假信息是对自由和独立的新闻业乃至整个民主制度的“根本性威胁”。这位欧盟专员呼吁公众:“在这场叙事之战中,我们必须讲出更优质的故事。”  

玛尔塔·科斯,欧盟扩张政策专员
玛尔塔·科斯,欧盟扩张政策专员 © DW

正确应对人工智能的方法 

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在这一背景下,媒体与 AI 素养成为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无论是媒体从业者还是普通用户都需掌握这一能力。在“效率与伦理之间——新闻业中的人工智能”专题讨论中,与会者明确指出:合理运用 AI 可能创造新机遇。加拿大记者兼 AI 专家妮基塔·罗伊 (Nikita Roy) 指出,可以根据不同编辑部的具体需求对 AI 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既能节省新闻编辑室的日常工作时间,也能开辟与用户互动的新途径。但讨论组成员一致认为,若 AI 完全取代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将是不可接受的局面。 

塔玛尔·金楚拉什维利获得言论自由奖。
塔玛尔·金楚拉什维利获得言论自由奖。 © DW

言论自由奖 

在全球媒体论坛期间,格鲁吉亚记者塔玛尔·金楚拉什维利 (Tamar Kintsurashvili) 荣获 2025 年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金楚拉什维利是媒体发展基金会与事实核查平台 Myth Detector 的总经理兼总编辑。尽管面临针对其本人及家人的威胁,她仍每日为捍卫格鲁吉亚的媒体自由而奋战。在 2025 年 7 月 7 日的颁奖典礼上,金楚拉什维利在答谢辞中特别强调与同事们的协作:“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整个专业团队——包括新闻工作者、事实核查员以及研究虚假信息领域的专家们,他们始终站在混合战争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