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主目录

叙利亚文化遗产

德国在许多层面上致力于维护叙利亚文化遗产。德国考古研究院在其中起到核心作用。与院长Friederike Fless(弗里德里克·弗莱斯)教授女士的访谈。

18.07.2016
© dpa/Marc Deville/akg-images - Cultural heritage

Fless教授女士,叙利亚文化遗产在战乱中面临危险。叙利亚文化遗产具体指什么?

叙利亚文化遗产的内容,比如说从六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其中包括大马士革和阿勒颇历史悠久的重要古城,也包括布斯拉的古城。这些位于叙利亚南部的城市非常独特,玄武岩古代建筑极具特色,这是构成叙利亚和约旦边境地区景观的典型建筑材料。这里还有非常古老的村庄、建筑和教堂,都非常好地保留到了今天。荒漠宫殿和重要的早期清真寺同样维护极佳。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名单上还有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城堡、骑士堡以及重要的绿洲城市巴尔米拉。保护地名单上还有重要的古代城市,如乌加里特、马里和埃勃拉,它们的考古发现可清晰地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这里也不能不提。

最大的危险是什么,目前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叙利亚文化遗产面临的危险是多方面的。伊斯兰国有针对性的破坏行为有目共睹,而战争行为带来的破坏,则更迫在眉睫,其严重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再加上盗掘。据估计,2015年,约740处考古地中有超过200处毁于非法挖掘。此外,住房被毁而建筑材料匮乏,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古建筑被拆毁以获取建筑材料。

20166月初,一个旨在保护叙利亚文化遗产的国际会议在德国外交部举办,通过了内容全面的紧急措施。能具体谈谈吗?

早在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通过了“叙利亚文化遗产应急保护行动计划”。本次会议把这一计划具体化了。会上介绍了整个叙利亚地区在文物保护、文化维护以及信息与仪器支持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措施领域的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并就实施的路径达成了一致。首先,为了进行文物保护和文化维护,国际学界对于现在已遭毁坏的建筑和文物的信息不可或缺,否则难以在维护和修复的问题上做出决策。然后我们还需要专有技术和测量设备,以记录和评估损毁状况,采取维护措施。而这一切,仅靠在艰苦条件下试图维护本国文化遗产的叙利亚同行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帮助。

德国和德国考古研究院在此起什么作用?

德国考古研究院从2012年就已开始与柏林国立博物馆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合作,对其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目前已经数字化的有超过10万份关于叙利亚的照片、地图和图纸。它们自然也向叙利亚同行开放使用。如今这个“叙利亚文物档案项目”还得到了由考古遗产网络推出的“零点 -- 危机后时代的未来”项目的协助。该项目考虑到叙利亚,也包括被伊斯兰国的破坏行为波及的地区可能进行的重建,以扩展工作能力为目标,同时开始为重建制定规划。该项目培养专门人才,以便进行建筑记录和损毁评估,并为保管和重建措施制定计划。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阿勒颇古城自1990年代以来,已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重建至可以居住。因此GIZ也准备把阿勒颇古城的维护项目与“零点”项目挂钩。此外还要培养博物馆和保管领域的专家。

在危机地区开展工作不是很困难吗?

这些措施主要在与叙利亚毗邻的各国和伊拉克进行。而我们继续教育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专家,更多地是要把叙利亚难民培训为手工业者,尤其是石匠,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重建的专业人才。培训以及在约旦、土耳其和黎巴嫩提供文化维护措施的工作岗位,也是对难民的一种人道救助。还有,例如通过让他们能与黎巴嫩人和约旦人一起共同工作与接受培训,这些项目还为缓解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合作,还在开罗和阿曼推出了支持叙利亚难民的特别的大学深造计划,这些计划着眼于培养未来的“叙利亚领导人才”。这里介绍的只是整个网络的几个侧面而已。其实,“零点”项目还有很多很多其他方面可说,外交部在未来三年为此投入的资助就达265万欧元。

© www.deutschlan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