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创意总会打破常规”
创意很少在办公桌前产生。神经科学家、德国 Science Slam 冠军亨宁·贝克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喜欢运动。
这难道不像奥古斯特·罗丹著名的雕塑《思想者》吗?那个用手撑着头沉思的男人?
不像。事实上,蜷缩着苦思冥想很难产生好创意。相反,动态活动更能激发灵感:淋浴时、开车时、遛狗时。一方面,环境变化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进行自动化例行活动时,思绪能有更广阔的漫游空间。
与罗丹雕塑真正契合的是:我们需要独处时间来梳理思绪——避开外界刺激,不受其他信息干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创意时刻几乎总是与屏幕绝缘。科学研究证实,参加视频会议时更难产生好创意,因为屏幕会将视线禁锢在单一方向。而事实上,人们在萌生创意前视线常会在空间内自由游移。
Dieses YouTube-Video kann in einem neuen Tab abgespielt werden
YouTube öffnen人工智能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这是否会导致人类创意枯竭?
人工智能弥补了人类不擅长的领域:“轻松创意”。需要 20 条新营销口号?问语言模型!需要十款设计方案?人工智能随时待命。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是“深度创意”:对商业模式、产品和流程的颠覆性质疑。优秀的创意总会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式。这才是我们创造新事物的根本方式。
人物简介:亨宁·贝克
神经科学博士亨宁·贝克撰写了多本关于脑科学研究的科普书籍,这些书籍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外,他还是德国 Science Slam 冠军。